深圳与硅谷,一个是引领中国创新的城市,一个是引领全球创新的城市,但都是移民城市。深圳在全球4000多个经济特区中,创造出发展奇迹,靠的是改革开放、敢闯敢干、求真务实,而人才始终是深圳奇迹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赋予深圳新时代的新使命时指出:“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城市发展与人才发展互促共赢的“磁场效应”不断强化
1980年,深圳户籍人口为7.82万、常住人口为32.29万,两者合计为40.11万。2019年,深圳的常住户籍人口达494.78万,常住非户籍人口849.10万,合计常住人口1343.88万,比1980年增加了32.69倍;常住非户籍人口占比高达63.2%,远高于中国其他三个一线城市;流入人口中,18—34岁的占76.3%。实际上,受深圳发达的经济、优质的城市公共资源、良好的创新创业就业机会、包容的社会环境、与全球要素资源紧密合作等因素的吸引,尽管有人口增长拐点的影响,但近五年来深圳的外来人口仍然保持大幅增长态势。有关研究部门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深圳位列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中的第二,仅次于上海。从建市之初整个城市仅两名工程师,到目前深圳全市认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约1.3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达548万人,占人口总量的1/4;从“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边陲小镇成长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旗帜;从创新几乎为零到如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06.3件的国际知名创新之都;经济规模从1980年的2.7亿元扩大到目前的2.7万亿元,人均产出和地均产出均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城市发展与人才发展互促共赢的“磁场效应”不断得到强化。
40多年改革发展深化了对人才发展规律的认识
人口、人才的聚集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创新开放的人才政策让深圳实现了从分享全国人口红利向构建人才优势的转变。为满足发展对劳动人口的需要、创新对人才的需要,深圳不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落户和停、居留条件,率先实施入户“秒批”制度并扩大政策覆盖面。“来了,就是深圳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深圳对新来人、对创新创业者的高调承诺。自2018年起,深圳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每年安排不少于30%的财政科技专项经费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2%。同时,积极争取和布局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为一流人才的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搭建更好的平台。深圳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为我们积累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人才发展规律的认识:一要坚持党管人才;二要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充分激发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三要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增强人才吸引力和竞争力等。这些经验和认识对新时代深圳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不断在人才发展各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突出集成创新,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发展政策体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与时俱进,不断在人才培养、引进、配置、评价、激励、保障等人才发展各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坚持政策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增强政策叠加综合效能,提升政策供给体系对人才队伍建设需求的适配性,以高质量政策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人才发展需求,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政策体系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突出守正创新,推出一批重大制度创新成果。发挥综合改革试点优势,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针对制约人才发展、活力激发的实际问题,如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便利流动、资格互认、执业互通、保障衔接、税费对接等问题;国际人才评价与激励、科技成果转化及收益分配、人才发展要素共建共享等问题;技术移民制度、适应超大城市特点的劳动力流动制度,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发展需要的特殊工时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探索,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
突出产才融合,以产汇才。深圳要科学把握人才—产业互动发展规律,以产业链构筑人才链,以人才链提升产业链。在产业支撑、平台打造、项目引导、政策扶持等方面进一步厚植人才创新创业土壤,根据现代产业链、创新链的空白点集聚人才,促进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推动人才优势向创新优势、竞争优势转变。
突出法治与协同,推进人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凝聚共识,形成党委政府领导、市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主体协同效力的人才治理体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人才服务管理和人才活力激发难题。坚持试点探索与法治化相统一,加大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政策法规建设。发挥深圳知识产权法庭作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种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减轻企业维权成本。依法依规控制非法就业、宗教势力渗透,提高人才安全度。努力让人才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突出爱国奉献,加强人才政治吸纳与引领。引导各类人才将个人事业追求融入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当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书写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