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实力和自信才是我进步的原动力,我坚信只要自己不放弃,就一定能获得更加辉煌的成绩。”2月25日,在广州市协办和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总结大会上,大赛时装技术项目冠军肖琪如上感言说道。总结大会全面总结广州市协办和参加大赛的工作,表扬广州获奖选手及为参赛、办赛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
总结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据悉,广州下一步将加强大赛成果转化研究与推广应用,努力将竞赛标准和内容转化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并将编制“十四五”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推动广州技能人才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43个参赛项目41个项目获奖
在去年12月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中,广州选手参加了43个项目的角逐,共有41个项目获奖,获得13金6银5铜18个优胜奖,其中世赛选拔项目勇夺10枚金牌,30个项目42名选手入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获得金牌项目占全国比例达15.1%、占比全省达40.6%,再次展现广州技能人才的雄厚实力。
总结大会对选手和教练团队给予了重奖。其中,对金、银、铜、优胜奖的选手,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0万元、2万元人民币奖金奖励;技术指导组获得同等奖励。对为大赛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单位)和个人,分别给予记功和通报表扬奖励。
此外,金牌获得者直接晋升高级技师(一级)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优胜奖以上选手可直接晋升技师(二级)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已具有技师(二级)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的可晋升高级技师(一级)。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发放按国家最新有关规定执行。获奖选手还可获得优质就业、优先入户的服务,其中获得优胜奖以上(含优胜奖)的选手在广州就业或创业的,可纳入《广州市引进人才入户管理办法》或按照《广州市积分制入户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优先办理积分制入户。
“世赛就像跑马拉松,拼的不是起点,而是坚持和耐力,行稳方能致远。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实力和自信才是我进步的原动力,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我坚信只要自己不放弃,就一定能获得更加辉煌的成绩。”大赛时装技术项目冠军肖琪说道。
将全面落实高技能领军人才各方待遇
肖琪说,广州市高度重视技能人才,为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十分优厚的政策待遇,这更加让她坚定“技行天下,能创未来”的信念,坚信走技能成才之路是正确的。
“这是一个技能成就梦想、技能强国的时代,老一辈‘工字不出头’尴尬已成为过去式。”原型制作项目冠军许思路说,他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充满憧憬和自信,也将继续坚持自己所选择的技行天下之路,工作中做到专一行、爱一行,并带动身边的人,共同为中国智造作贡献。
“我想我们一定有比奖金和金牌的光环更加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成就感。”移动机器人项目教练庞春表示,竞赛集训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过程,但当看到学生问鼎世界技能大赛,看到自己的工作影响整个职业教育、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时,他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希望参与竞赛的学生,能更加脚踏实地,做好本分,成长为真正的大国工匠。
广州此次厚待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和技术团队,是加大技能人才激励力度的一个体现。会议透露,广州将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以产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标准,行业企业广泛参与,校企共建共评共享,标准统一、分类推进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进一步促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扩大贯通领域,创新高技能人才职称评价机制,拓宽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加强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组织“南粤技术能手”评选,全面落实高技能领军人才在户籍办理、子女入学、社会保险等方面待遇。通过广泛宣传技能故事,大力倡导“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
加强大赛成果转化研究与推广应用
“接下来学院将以国赛为新的起点,创新对外交流合作形式,全力提升选手和教练团队应赛水平,争取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世赛)上夺得金牌,擦亮广州技工教育金字招牌。”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院长汤伟群表示,学院始终致力于对接世赛标准、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技能人才。学院各产业系在世赛辐射带动下,积极开展制冷设备制造安装与维修、工业设计等10个专业的世赛技术标准向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转化、参赛选手培养路径向技能人才培养路径转化等工作,让世赛文化、追求卓越的精神厚值于师生中间,形成良好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育人氛围。
广州市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将充分借鉴全国技能大赛办赛经验,提升职业技能竞赛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加强大赛成果转化研究与推广应用,努力将竞赛标准和内容转化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推动广州市技能人才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更加注重劳动者技能的实质性提高和技能人才品牌的打造,狠抓“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羊城行动高质量发展意见落地见效,加快出台“广东技工”羊城行动高质量发展意见。
据透露,广州将编制“十四五”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调整技工教育区域布局,优化技能人才队伍结构,着力构建与广州经济社会发展衔接匹配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实施技工教育强基培优计划,引领带动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快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新职业等开发,推进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夯实技能人才培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