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开放、对创新是抱着全力支持的态度”,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侯毅的这番话,或许很好地解释了他的底气何来。
的确,自2020年4月上海官方发布了关于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一年来,一批科技创新含金量颇高的在线新经济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涉及教育、医疗、交通、文娱、生鲜零售等各行各业,为“后疫情时代”的上海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新企业和新型业态的出现,很多前所未有的营商问题随之浮出水面,也对政府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全力支持”落到实处,考验着官方的智慧。
“从政府角度而言,我们希望更多地为创新企业提供阳光雨露,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和更审慎包容的监管政策,使在线新经济企业有创新空间,能快速发展。”上海经信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处长裘薇说。
她举例说,如针对一些比较微小的问题,会采取首次免罚制的方式,予以一定的探索空间;同时,面对当前互联网经济中存在的大量灵活就业的新现象,上海也在探索监管方面的制度创新,希望在如注册制度等方面予以一定的突破。
效果是明显的。去年,来自湖南的“流量经济代表”李佳琦,就因符合上海的特殊人才落户政策成功拿到上海户口。今年,作为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李佳琦在17日开幕的2021年上海信息消费节上,成为在线新经济企业代表,领诵了《信息消费上海宣言》,承诺将在全力维护产品和服务质量安全、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抵制平台不正当竞争行为等多方面发挥企业优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推信息消费升级。
上海高校和科技企业云集,再加上有李佳琦这样在线新经济领军人物的加盟,让它在这一轮新经济浪潮中能够紧握机会不放。此外,上海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无论是在经济治理,还是在日常生活方面,都能为企业创新提供广泛的实践应用,也被裘薇视为发展在线新经济的不二良机。
今年,在在线新经济的基础之上,上海进一步提出城市的数字化转型,这也是脱胎于前者的一个大胆构想与更高要求。
“在线新经济其实是在科创策源和高端产业竞争之间,构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合点”,常年跟踪这一领域的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说。去年,在线新经济对于疫后上海经济的复苏来说是一个重要抓手,它为恢复生产生活的生气,赋能技术场景,促进城市产业转型找到了重要的发力点。在发力的过程中,上海强化了科创中心的策源功能,希望在产业升级的同时,发挥部分高端产业的引领作用。
在劳帼龄看来,在线新经济和上海随后提出的“五型经济”(即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流量型经济)一脉相承,是上海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不过她也坦言,创新型企业的培养、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都需要时间去磨练”。她鼓励企业跨界,呼吁宽容试错,提议为在线新经济企业留下足够的空间。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裘薇。她表示,为鼓励信息消费的进一步发展,上海将针对在线新经济呈现的新特点发布相关支持政策,“目前相关政策正在酝酿中,会积极探索一些制度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