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昌平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科学统筹谋划、持续精准发力,以高标准建设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承载区、“三城一区”主平台为抓手,倾力打造首都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区,为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聚焦顶层设计,凝聚工作合力。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适应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将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时把未来科学城“两谷一园”、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等相关单位纳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推动人才工作和产业发展相融互促,有力形成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地区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富集优势,主动与驻昌高校搭建“人才干部共育”平台,与清华、北大、北航等15家驻昌高校签署《合作备忘录》,聚力推进清华科学城、北京大学新校区及产教研融合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力促校城合作、校地共建实现双进位,创新要素高效聚集、高效流动。
聚合优势政策,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围绕落实国家实验室专属人才支持政策,组建“服务管家”团队,项目化跟进国家实验室人才需求,协调解决特定纳税人资格申请、开通绿色就医通道等难点问题,强化知名科学家创办企业、上市企业引入,汇集了一大批战略科学家,吸引60余家企业成功落户生命科学园,助力国家战略科技创新能级不断提升。持续整合、优化升级“昌聚工程”人才政策,在创新多元主体协同引才的政策举措、推进人才评定自主认定机制等方面推陈出新,整合调整人才发展平台的评定类别,进一步聚焦新兴引才聚才平台的鼓励支持。先后开展三批次“昌聚工程”评审奖励工作,累计支持人才(团队)类项目182个、各类创新创业人才260名;支持博士后工作站、海创园等人才发展平台类项目80个,兑现支持保障资金1.12亿元。
建强人才发展平台。围绕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持续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不断提升未来科学城国家化水平和发展新优势,推动人才工作与重点功能区建设、与重大产业发展相融互促。围绕生物技术占先,集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做大做强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创新潜力企业,支持科学家创办企业达68家,探索形成“科研国家队+企业主力军”的创新格局,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发挥好“龙头”央企技术创新联合体牵引作用,联合开展绿色能源关键技术攻关,着力打造氢能、能源互联网产业集群,布局碳减排与碳中和新赛道,奋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谷”。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共建共享沙河高教园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未来产业科技园、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中心等平台载体,吸引高校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合力建设科教融合的“高教园”。
优化人才切实服务保障。一手猛抓硬件建设,提升人才生活品质。围绕高层次人才事业发展与生活居住需求,深入落实未来科学城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发展规划,高标准建设“创新街区”,建成未来科学城展示中心,投用国际人才大厦,入驻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以合作创新中心等5个合作平台,配套万怡四星级国际酒店等商务设施,引进北京未来城国际学校、北大国际医院等优质资源,加快建设保利、华润两个城市综合体,形成国际人才交往新平台,努力让人才在昌竞相成长、成就梦想。一手狠抓软件提升,增强人才归属感。做实落细区委联系专家制度,区领导带头深入企业、对接人才,2022年以来累计联系专家82次、及时高效解决企业及人才需求90余项。新建设运营外国人服务大厅,年内受理各类外籍人才证件321件,留学生居留许可164位。打造天通中苑、未来科学城等多个人才居住社区,分类分批解决各层次人才子女上学、引进落户、医疗健康等需求事项,五年来累计提供优质公立教育学位920余个,精准配租配售人才公租房、共有产权房3200余套。持续开展“人才京郊行”来昌挂职工作,承接5批次、39名挂职专家扎根昌平、促进发展,为相关行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在联系服务中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让人才在昌安业、安居、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