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互金管理人才年轻化趋势明显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1-17

  日前,由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联合上海金融业联合会金融人才专委会,以及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金融研究所专家团队共同编写的《上海互联网金融人才发展报告》发布。

  沪上互金人才有三大特点

  报告显示,上海互联网金融人才现状呈现三大特点。

  互金人才学历呈现纺锤形,管理人才年轻化趋势明显 从学历看,上海互联网金融人才学历结构呈现纺锤形分布,其中本科学历占比最高,占人才总量的46.88%,硕士学历和博士学历分别占16.81%和7.2%。从专业背景看,以财务金融等经济学专业、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和管理学三大专业为主。

  上海互金协会副秘书长孟添坦言,这一统计结果出乎意料,而高中(含中专)学历工作以销售和客服类为主,因此建议协会建立从业人员准入标准,设立准入门槛及人才资质认证。上海市政府参事唐豪教授表示:“有技术有水平的不一定非得高学历,传统金融将进入门槛通过学历限定死,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门槛较低,也更加‘不拘一格降人才’。”

  从年龄看,上海互联网金融管理人才年轻化趋势明显,80后已成为机构管理层中坚力量,其中,高层管理人员集中在35—50岁,中层管理人员集中在30—40岁。

  校招规模稳中有升,社招增长趋势明显,战略、品牌、风控、技术成为紧缺人才 从招聘渠道看,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招聘渠道以社招为主,调研中,有81%的新型互金机构的社招占比超过40%。内部竞聘或内部推荐等方式为有效补充,校招比重较低。从规模看,校招规模稳中有升,社招增势明显。从人才类型看,新型互金机构紧缺人才包括战略规划与研究高管人才,市场与品牌、风控类中高层管理人才,销售、技术基层人才。

  薪酬对互金人才流动影响减弱,行业人才流动逐渐趋理性新型互金机构各层级薪酬水平差距不大,竞争压力大是人员流失的共同原因。从调研结果看,71.4%的从业人员对目前薪资满意。此外,行业的风险及环境因素、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成为影响从业人员择业的重要因素。

  或建立互金从业者黑名单

  针对互金行业的人才现状,报告建议政府出台相关顶层设计;建议上海互金行业协会建立从业人员准入标准与黑名单制度,探索人才资质认证与预警机制,制定相关自律公约,加强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建设;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专项整治与促进发展并重,不搞一刀切,严厉打击伪互联网金融,同时也要保护合法经营的企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在上海市金融人才发展规划中充实互金人才的相关内容,做好顶层设计,发挥规划与引领作用。

  孟添解释:“一个从业人员,进入行业要有从业的准入标准、从业资质认证。针对在职人员,我们要有预警机制,要有黑名单制度,要有诚信库。同时要建立自律公约,要遏制恶意挖角等不规范现象。道德伦理方面,行业以后在准入时也要有所考量。”

  此外,《报告》建议上海互金行业协会搭建人才培训与招聘信息交流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工具,跨企业整合资源,提高培训与招聘的效率;建议行业协会进一步加强互金人才发展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如急需探索编制行业薪酬指数;建议行业协会牵头,加强校企联动,共同建设一批人才培养与实训基地。

  你我贷人力资源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历了前两年的野蛮生长,到如今逐步监管规范,渐入佳境,整个互金行业朝着良性健康方向发展,行业在高速运转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人才短缺也成为发展中的痛点,而适用的人才是互金行业长期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具备“跨界学习与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较强沟通协调能力”不仅是从业人员亟待提高的诉求,也是企业在用人方面的重点考量。

  该负责人进一步介绍,随着互金行业日渐发展为成熟行业,互联网金融最急需的是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以你我贷为例,目前较紧缺的是人工智能、等计算机专业方面较强的技术型人才,有的岗位并不一味苛求应聘者谙熟互联网或金融,但需有一定的互联网思维,通过公司几年来的招聘经验,应聘者的诚信指数也是重点考量的因素之一,与上海互金行业协会提出的设立黑名单制度和诚信库初衷不谋而合。目前,你我贷在招聘方面已启用互联网基础背景调查措施,对于求职者求职信息真伪及征信记录都有详实了解,确保入职员工有较高的诚信度。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