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文促进机器人预计2025年核心产业收入超300亿元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3-04-27

  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到2025年,北京市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先进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示范场景、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5个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 打造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方案》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具体举措。一是聚焦发展机器人“1+4”产品体系,发挥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优势,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整机,加快发展医疗健康、协作、特种/公共服务、物流四类优势产品,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体系。二是着力提升机器人关键支撑能力,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等产业基础能力;建立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和整机应用一体化贯通机制,以需求带动机器人产业稳链、补链和强链。三是全面实施“机器人+”应用示范,面向医疗、制造、建造、商贸物流、养老、应急、农业等重点领域需求,支持企业与用户联合开发典型应用场景,推动机器人创新产品应用示范和系统集成模式推广。四是深入完善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聚焦机器人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等产业配套环节,建设一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产业要素配置水平,促进优质企业等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创新发展生态。五是优化机器人产业空间布局,聚焦产业组织优化和产业链协作,推动全市机器人产业布局与区域资源高效匹配,提升产业空间承载能力,培育打造一批机器人产研结合、产用结合特色集聚区。

  根据《方案》,北京将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组建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该创新中心采取“公司+联盟”模式,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北京及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以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应用为目标,以承担并完成国家战略任务为主线,建设人形机器人研制基础条件,解决产业共性急需,形成人形机器人通用型成果,加速人形机器人产品研制和推广。依托创新中心,成立人形机器人产业开放联盟。到2025年,建成人形机器人通用行为控制大模型服务开发平台、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超算环境及软件生态,完成百台套级人形机器人原型机的小批量制造,整机产品在3-4个典型场景开展示范应用。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