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能为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基础的驱动力。近年来,上海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
来自上海市科委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达177.73亿元,占研发投入的比重近10%,较5年前翻了近一番。上海从事科研的“高被引科学家”从2019年的47人增长至2022年117人,占全国8.5%。在上海布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17个,覆盖光子科学、生命科学、海洋科学等领域,数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有理想、有拼劲的青年科研人才,是上海科创的生力军。给这些青年科研人才深耕底气的,正是上海对人才的重视和支持。上海不断加强科技人才后备力量的培养,对全市人才计划进行调整完善,加大人才专项资助力度、改进评价体系,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资助力度,促进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特区计划”鼓励科研人才解决真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上,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金力的话“出圈”了:“高校是基础研究主力军,要引导支撑各学科扎根原始创新,种好自己的果树。”如何更好地支持基础研究?2021年,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便是文件中20项重点举措之一。
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处长宋扬介绍说,目前,上海共开展了两批试点,依托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等6家机构设立“基础研究特区”。
这个“特区计划”赋予“特区”充分自主权,支持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自主使用经费,探索科研组织管理机制创新,营造更适合基础研究的小环境。在充分激发主体单位积极性的同时,也要求各单位落实主体责任。
原创性、颠覆性的前沿基础研究具有长期性、高风险和不确定性等特征,为保证科研人员及团队获得相对充足和宽松的探索和研究时间,“特区计划”以5年为一个周期,对试点机构进行持续定额支持,在单个项目的支持力度上则由各试点机构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定,目前,单个项目经费在100万元至1000万元不等。
遴选一批敢啃硬骨头、敢闯无人区的优秀青年人才是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成果产出的关键所在,也是“特区计划”的重中之重。2021年,复旦大学根据学校的学科特色,着重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原创研究,立足学校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优势学科,重点聚焦物质材料、信息智能、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遴选了37个“基础研究特区”项目,入选者入选时平均年龄为37岁。
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春森是入选复旦大学“基础研究特区”项目最年轻的教师,入选时仅29岁。近5年,他共发表SCI论文33篇,其中4篇入选SCI高被引论文,两篇入选SCI热点论文。
刘春森觉得,入选“基础研究特区”项目对他意义重大:“有了学校的制度支持,我快速被认定为博导。我的科研团队从2021年的3人壮大到今年的11人,能够有组织地进行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