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打造金融产业融合创新综合实验区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08-10

  近日,东莞市知识产权局公示拟补贴专利执行保险项目,根据《东莞市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市知识产权局组织受理并审查了2016年度专利保险保费补贴项目并向社会公示。

  根据这份公示名单,东莞共有8家企业拟获得保费补贴,补贴金额为37200元。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企业,如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东莞市中镓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等。

  这是东莞市在科技金融领域的诸多举措之一。事实上,对于东莞这个曾经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制造业大市来说,科技金融发展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创新创业的开展。

  所谓“科技金融”,是指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向科技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业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与金融之间相互应用程度逐步提高。而从东莞的情况来看,作为国家首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东莞也是全省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综合实验区,近年来在科技金融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近年来,东莞市出台了相应的实施办法、方案及措施,建立了银行信贷风险补偿、创业企业贷款贴息补助、创业投资风险补助、科技保险补贴等全面支持科技金融的工作机制。同时,也加大了财政拨款的力度,而且建立了多部门协调的机制。

  根据东莞市财政局发布的信息显示,东莞此前与10家银行签署风险补偿协议,截至2015年末,签约的10家银行中有9家实际已在东莞发放贷款356笔共18.99亿元,平均每笔贷款额度为533万元,惠及企业355家。其中,符合条件、纳入风险补偿范围的贷款金额12.05亿元。

  从面上来看,东莞市的科技金融工作做得很好。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不足的地方。有研究者指出,东莞市财政科技支出的转化率不高,财政科技支出的运行效率偏低,科技成果不明显。同时,这些支出明显倾向于大企业,而更需要帮助的是一些对科技研发认识不足、资金相对欠缺的中小企业。

  据了解,当前东莞科技金融的资金渠道由政府主导,科技金融的支持渠道相对比较单一。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科技金融的初期可以以政府主导为主,但是政府在主导整个科技金融资金来源的同时,要适时地引导金融机构、社会力量进行投资,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科技金融市场。

  笔者认为,虽然东莞近年来一直很重视科技金融工作的开展,但一个高效、成熟的科技金融体系的打造,并非朝夕之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东莞不妨参照一下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比如,1946年美国政府成立研究与发展公司(ARD),向创业企业提供权益性融资,拉开了风险投资的序幕;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小企业投资法案》,设立小企业管理局,推出小企业投资公司(SBIC)计划,给予创业型中小企业优惠的信贷支持;美国政府立法允许多种民间资本投资科技创新。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