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全市经济仍然延续了上半年的运行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持续稳固,极大地提振了下阶段经济发展信心,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是:工业生产增速加快、投资需求稳定增长,消费品市场低速增长,财政金融运行稳健,对外贸易大幅增长,物价涨幅温和可控。
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增速加快
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36.13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较去年同期高13.8个百分点。
1、大型企业带动作用增强。1-7月,全市大型企业实现增加值273.17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较上月快2.1个百分点,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6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贡献突出;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33.61亿元,同比下降9.7%;小型企业实现增加值27.48亿元,同比增长26.7%;微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87亿元,同比下降1.1%。
2、石油工业和非石油工业同步增长。1-7月,全市非石油工业实现增加值216.74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较1-6月高1.6个百分点;石油工业实现增加值119.39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较1-6月高2.3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开采业实现增加值46.70亿元,同比增长2.3%,石油加工业实现增加值72.70亿元,同比增长25.8%,分别较1-6月提高1.4个和16个百分点。
3、重点行业带动全市工业快速增长。全市工业涉及的34个行业大类中,19个行业保持增长,增加值总量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业、石油开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这五个行业除电气机械制造业下降以外,其余行业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五个行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62.9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8.2%,较去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0.7%,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0.7个百分点。
4、央属企业带动作用增强。1-7月,地方企业实现增加值81.48亿元,同比下降4.2%,降幅较1-6月收窄1.1个百分点;36家中央企业实现增加值254.65亿元,同比增长11.6%,分别较去年同期和1-6月快18.6个和0.4个百分点,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9.2%提高至75.8%,可以看出,全市工业经济的稳步增长完全依赖央属企业的快速增长。
5、工业用电量增势迅猛。1-7月,全市工业用电量159.11亿千瓦时,占全行业用电量的81.3%,同比增长21.4%。其中,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146.44亿千瓦时,占工业用电量的92%,同比增长22.9%。
二、固定投资稳定增长
1-7月,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4.66亿元(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0.0%,增幅较去年同期低2.7个百分点,较1-6月提高0.1个百分点。
1、第三产业投资带动作用明显。1-7月,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79亿元,同比下降13.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6.32亿元,下降24.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72.55亿元,同比增长23.1%,较1-6月相比,第一产业降幅收窄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分别下拉全市投资0.2个和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速虽然较1-6月仅提高0.8个百分点,但却带动全市投资增长16.7个百分点,。
2、民生投资比重有所提升。1-7月,全市民生领域完成投资398.82亿元,同比增长21.9%,增速较1-6月提高0.7个百分点。民生领域涉及的7个行业全部实现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和教育增速分别高达69.2%、26.0%、2.6倍,不仅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2.2个百分点,而且带动民生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上升6.7个百分点。
3、房地产投资、销售增长速度双双回落。1-7月,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145.90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较1-6月回落2.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233.71万平方米,增长2.6%,较1-6月回落4.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99.31万平方米,下降0.5%;商品房销售额155.62亿元,增长5.9%,其中住宅销售额123.19亿元,增长3.2%。
4、项目建设资金小幅回落。1-7月,全市投资建设到位资金603.63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较1-6月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下降72.8%,国内贷款增长81.9%,自筹资金下降7.6%,其他资金增长20.7%。
三、消费需求低速增长
1-7月,全市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2880.10亿元,同比增长31.6%,增速较1-6月提高0.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实现零售额348.06亿元,同比增长0.4%,增速较1-6月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32.79亿元,同比增长0.6%,增幅较1-6月提高0.3个百分点。
1、部分重点商品零售额降幅收窄。1-7月,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30亿元,同比下降0.1%,降幅较1-6月收窄1.3个百分点,服装鞋帽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35.15亿元,同比下降10%,降幅较1-6月收窄0.3个百分点,粮油食品类实现零售额14.14亿元,同比下降9.7%,降幅较1-6月收窄0.9个百分点。上述三类商品零售额占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的比重达53.8%,累计下降3.0%,虽然下降幅度均有所收窄,但由于所占比重较高,仍然下拉全市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1.6个百分点。
2、石油及制品类、中西药品类、家具类零售保持增长。1-7月,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35.67亿元,同比增长15.8%;中西药品类实现零售额57.70亿元,同比增长9.0%,家具类实现零售额13.29亿元,同比增长15.4%。这三类商品零售额占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的32%,带动全市零售市场增长3.2个百分点,较1-6月回落1.2个百分点。
3、传统商品销售仍然不景气。网络消费的快速增长,对传统零售行业冲击较大,导致日用品类、金银珠宝类、烟酒类等一些传统热销商品销量下滑。1-7月,日用品类同比下降10%;金银珠宝类同比下降2.9%;烟酒类同比下降10%,这些传统商品虽然所占比重不如大宗商品,但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下降对消费品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
4、住宿餐饮业持续下降。1-7月,全市限额以上住宿餐饮实现营业额14.22亿元,同比下降0.8%,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4个百分点,其中,住宿业实现营业额7.62亿元,同比下降4.1%,餐饮业实现营业额6.60亿元,同比增长3.3%。
四、财政收入增速加快
1-7月,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31.29亿元,同比增长5.4%,较1-6月提高4.8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9.03亿元,同比增长2.2%,政府性基金收入32.26亿元,增长30.8%。从主要税种看,增值税(含改征增值税)70.53亿元,增长89.1%;企业所得税34.31亿元,增长6.9%,个人所得税14.47亿元,增长13.1%,城市维护建设税10.83亿元,增长2.6%。
1-7月,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支出278.22亿元,同比增长0.7%,增速较1-6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7.57亿元,增长2.1%,增速较1-6月提高1.8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类支出达174.59亿元,同比下降4.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67.8%,较去年同期回落4.8个百分点。
五、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截止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936.91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较6月末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2432.89亿元,增长10.7%,政府存款2541.31亿元,增长1.1%,企业存款2883.88亿元,增长15.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786.37亿元,增长9.7%,增速较6月末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短期贷款1617.29亿元,增长8.7%,中长期贷款3262.52亿元,增长14.4%。
六、对外贸易大幅增长
据海关统计,1-7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34.10亿美元,同比增长44.2%,增速较去年同期高70.9个百分点,较1-6月高0.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26.95亿美元,同比增长36.6%;进口总额7.15亿美元,同比增长82.6%。
七、国内旅游高速发展
据旅游局统计资料显示:1-7月,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2148.99万人次(含一日游),同比增长38.5%,增速 1-6月提高18.8个百分点,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095.06万人次,接待国际旅游人数13.93万人次,分别增长36.2%和4.5%。
1-7月,全市实现旅游收入249.41亿元,同比增长35.6%,增速较1-6月提高21.1个百分点,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44.85亿元,同比增长36.4%,国际旅游收入4.56亿元,同比增长4.5%。
八、居民消费价格温和可控
1-7月,乌鲁木齐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较1-6月上升0.1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现“五涨一平两降”的态势。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3.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3.0%,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0.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6.1%,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1.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衣着类价格下降0.1%,居住类价格下降0.2%。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1-7月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各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稳定增长,经济发展呈现出了良好势头,但是,固定资产投资距离全年目标任务差距仍然较大,同时,受经济发展新常态、“营改增”扩围、消费转型升级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消费等方面增幅趋缓等问题,仍然值得关注。
一是投资动力不足的问题仍需关注
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虽实现了10%的增长,但与增长50%的年度目标任务相比,与全疆其他地州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下降幅度均超过两位数,尤其工业投资下降幅度高达25.6%,直接下拉全市投资6.6个百分点,导致全市投资增长仅仅依靠第三产业的带动,而第三产业的增长也主要依靠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业、教育等三大行业,这三大行业累计带动全市投资增长12.2个百分点,这几个行业的投资基本以政府投资为主,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房地产投资虽然自1-5月开始扭转了下降态势,开始呈现小幅增长,但1-7月增长幅度又有所回落,与去年同期相比,对全市投资的拉动作用回落13.2个百分点。
二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持续下降仍需关注
自年初开始,全市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就呈现出下降态势,目前这种态势已经持续了7个月之久。1-7月,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1.18亿元,同比下降11.8%,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0.04亿元,同比下降8.6%,增速分别较去年同期低15.8个和17个百分点。资料显示,导致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下降的主要行业仍然是电气机械制造业。1-7月,该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4.3%,分别下拉全市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12.5个和6.6个百分点。
三是大宗消费品需求不足对消费市场影响仍需关注
今年以来,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市场持续的低迷态势,是我市历史上几乎没有的现象,前5个月持续下降,6月和7月才呈现出小幅增长,虽然近几年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存在普遍性,但今年以来,支撑我市消费品市场增长的重要商品——汽车类(占零售市场40%的份额),自年初开始就一直呈现下降,加之传统商品受网络销售的快速增长而持续低迷,尽管石油类、中西药品类、家具类商品保持增长态势,但仍然无法抗衡汽车类商品下降带来的影响,导致了全市消费品市场的持续低迷。
四是财政收入增长趋缓仍需关注
自2014年5月“营改增”试点以来,我市的地方财政收入就开始呈现逐步回落态势,尤其是自2015年开始,地方财政收入持续的下降态势持续了一年之久,虽然自2016年略有好转,但与以往较大幅度增长的局面相比仍然低迷,1-7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增长2.2%,较去年同期低3.4个百分点,虽然较1-6月有所回升,但距全年5%的目标任务仍有一定差距。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