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齐聚浙江话设计人才培养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11-06

  长期以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教学领域的永恒话题,也是各校纷纷坚守的“生命线”。11月4日,一场事关科技与艺术合作方式的探讨在浙江杭州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近300名学者、研究生齐聚浙江工业大学,为培养当代设计人才出谋划策。其中,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当日的热点话题。

  随着“双一流”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的公布,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池春水也被激活。如何针对“双一流”标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设计学科,已成为诸多高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设计驱动产业,科技引领时代变革。现代设计发展百余年来,科技与艺术的合作方式一直是设计界考虑的方向,而这也被中国一些教育界人士看做是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林家阳直言,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极速发展,但在设计人才培养上,仍跳不出固有的观念,认为科学家与设计师之间不是共通的。在他眼中,这也是造成当今诸多科技产品缺乏美感、艺术设计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说,产业转型与消费升级都在呼唤科技与设计的结合。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追根溯源,调整当今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组成就是要多元化,才能带动学生在设计上实现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目标。”

  不谋而合的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邱松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整合比创新更重要。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当今,他认为,对于设计行业而言,培养多学科的复合型设计人才才是重点,若仍用条条框框束缚而非趋向多元化发展,那对于社会的资源整合是百害而无一利。

  “行业之间需要交叉,这样人才就会流通,才会带来新思路,创造新模式。”邱松说,设计师如同指挥家,只有将各行各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设计理念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科技感与美感并存的产品。

  此外,他认为,设计师不仅要了解当下,解决现在的问题,更要着眼于未来,知道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但这并不表示各个高校就要趋同化发展。

  他说,高校要根据自身资源和人才培养目标来决定顶层设计。“综合类院校,可以尝试跨学科交叉,单一性学科的院校,在育人过程中就要向专业化迈进。同样,高职高专院校,更多的是要面对社会需求来培养人才。”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