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宁市坚持以创新为引领,狠抓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推动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1至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26.16亿元,增长10.7%,同比回升5.3个百分点,南宁工业增速好于全国和全区,工业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建筑业总产值867.88亿元,同比增长22.87%;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10.5亿元,现价增长11.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5%,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承载能力有效提升
南宁市坚持工业强市、产业立市发展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建成。
围绕全市重点工业发展规划布局,通过建立项目推进协调机制,紧盯进度,加强服务,重点项目取得新进展。广西科天水性环保材料项目定制家具车间、地板/家具车间正式开工建设,板材深加工6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广西源正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在今年6月由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收购重组后,原生产基地完成改扩建并恢复生产,年底将达到日产10辆车、年产2000辆车以上的产能。
1至9月,三大重点产业完成产值1086.52亿元,同比增长17.71%,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3.2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市的38.45%,同比提高1.05个百分点。食品、建材、造纸等传统产业低于全市增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稳步推进。
此外,南宁市大力实施园区经济倍增计划,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储备滚动资金作用,积极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大力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1至9月,全市工业园区完成规上产值占全市的86.2%;三大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7.15%,占全市产值的56.6%,拉动全市产值增长9.49个百分点。
南宁市加大创新发展力度,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今年,全市工业企业新增1家国家认可实验室,12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92家。随着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以及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企业落户南宁,南宁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的地位逐步形成。目前,我市重点建设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经开区生物医药平台、高新区生物工程中心、富士康东盟硅谷科技园、广西石墨烯研究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而且其带动聚集作用正在显现。
推动企业提质增效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及时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南宁市通过加强企业服务,坚持创新服务思路,及时协调解决重点企业劳动用工、市场开拓、技改扩能等问题,让企业得到了新的发展:强优企业贡献明显,1至9月产值超亿元企业564家,完成全市94%的产值,同比增长16.88%。
推进企业降本减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的重要内容。1至10月为企业减轻负担约35亿元。减免和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49项,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减轻负担约4.52亿元。
截至今年9月底,我市参与电力直接交易工业企业从去年的16家增加到51家,签约电量达到26亿千瓦时,比去年全年交易电量增长11.3倍,直接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约0.9亿元,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