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巨变中的“金融血液”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12-15

  12月14日,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江苏徐州,天空飘着小雪,散发阵阵寒意。然而,行走在大街小巷的市民们兴高采烈,依然沉浸在习总书记12日在徐州考察所带来的激动氛围中。

  习总书记在徐州考察参观的徐工集团,目前已连续25年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位居世界第5位。对于如此骄人的成绩,人民银行徐州市中心支行行长唐志新表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徐州发展很慢,在许多人印象中还是穷山恶水。但近年来,徐州金融业紧紧抓住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等政策叠加机遇,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任务和江苏省金融助推制造业优化升级行动计划,积极加大支持力度,助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徐工集团,仅是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一个跳动音符,在徐州,像徐工这样获得金融扶持发展壮大的企业还有很多。如今的徐州城,青山绿水,风景如画。在金融强有力的支持下,目前,徐州已成为华东的重要门户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美誉。

  政策新融合 推动集群化

  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据唐志新介绍,近年来,徐州中支不断增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结合度,优化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徐州市政府制定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金融支持制造业的方向及目标,加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推进政、银、企合作,强化监测督导,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抓住徐州市加快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契机,探索以“股权+债权”投贷联动支持企业发展,组织开展重大产业项目、产业基金支持企业和PPP项目等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

  徐州中支加强宏观审慎管理,配套相应激励机制,对支持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发展的金融机构予以加分。徐州中支还专门精选典型案例,编写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徐州实践》,向金融机构和企业推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特色产品,为企业提供更加详细、丰富的金融知识和产品选择。南京银行徐州分行成功落地3个微型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融资,贷款余额为3800万元。广发银行徐州分行与当地产业基金合作,出资5000万元参与设立徐州华擎光电产业基金,为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进行股权投资。

  同时,徐州中支加大创新金融方式,为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上下游提供综合金融服务。针对徐工集团及其上下游企业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影响集团资金流有效运转问题,徐州中支多次赴徐工集团调研,推介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

  2015年,徐工机械租赁有限公司接入平台,成功办理应收账款融资业务238笔147亿元;2016年,徐工财务公司接入平台,成为平台资金提供方,专门面向徐工集团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业务。2017年,启动应收账款供应链融资业务试点工作,探索直联接入模式,直联接入成功后,徐工集团将成为继“雏鹰模式”“长虹模式”及“奇瑞模式”后的全国第四大应收账款供应链融资模式。借助这一平台,2017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为徐工集团上下游中小企业发放供应链融资80多亿元。浦发银行徐州分行根据徐工集团销售模式,创新性地为徐工定制了工程机械车辆按揭金融服务,截至目前,累计为徐工集团投放按揭贷款39.4亿元,有效支持徐工集团销售下沉、客户下沉。

  创建新平台 推动智能化

  智能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能。为加快构建金融支持制造业创新体系,促进新技术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徐州中支积极探索“产学研融”协同发展生态圈建设,联合徐州国家高新区管委会采取共建模式,启动“徐州产学研融协同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

  徐州市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徐州市产学研融协同创新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建设“一中心、一系统、一平台”三项基础工程,即产学研融协同创新服务中心、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科技融资服务平台,全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企业信用培育和金融风险防控四项综合功能。进一步完善先进制造业融资风险分担体系。据了解,今年以来,科技融资风险补偿资金规模已扩大到2.75亿元。

  同时,徐州中支支持徐州高标准建设“一城一院一谷一区”创新平台载体,形成区域创新四大核心阵地,通过科技要素集聚,实现“平台集聚——企业集聚——产业集聚”发展路径。通过打造产学研融互动平台,徐州市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已经构建起“6+6”先进制造业体系。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煤盐化工等8个产业规模均超过千亿元,其中中能硅业多晶硅产能稳居全球第一,华为、微软、软通动力等一批ICT企业相继进驻徐州,使徐州的“产业面孔”更加多元。据统计,前三季度,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260亿元、增长1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6.72%。此外,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协同机制,在制造业创新资源集聚区新设或改造科技支行,提升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提升新服务 推动国际化

  促进装备制造业国际合作,是推动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一步。徐州中支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扎实落实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外汇管理改革各项举措,更好地支持制造业企业不断提升“走出去”的规模、水平和层次,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竞争。

  为做好此项工作,徐州中支创新落实便利化改革措施,着力扶持企业构建适应全球资金管理的业务体系。经努力,帮助徐工集团办理对外担保8000万美元,为其海外贸易平台和制造基地及时获得境外银行融资提供保障。借鉴央企资金池运作经验,支持财务公司通过资金池通道实现“外来外去”融入资金,直接用于海外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目前徐工巴西作为重大绿地投资项目,成为产能输出和市场开拓的典范,徐工集团产品销售网络覆盖177个国家及地区,年品牌出口突破16亿美元,连续25年保持行业出口额首位。

  交通银行徐州分行联动东京、法兰克福等海外分行,以内保外贷等多种形式为徐工集团巴西分公司累计提供约50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联动纽约分行为徐工财务公司提供400万美元的同业拆借。截至2017年11月末,全市企业跨境担保业务期末余额14.83亿美元,同比增长25.62%。保函开立主体主要为徐工集团等制造业企业,其中徐工集团对外担保余额4.24亿美元,有力支撑了徐工巴西、德国等海外项目的发展。抓住今年工程机械行业全面回暖的有利形势,全市金融机构不断加大贸易融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全市银行业对徐工进出口提供贸易融资授信约3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新增12亿元。

  为补齐徐州市离岸金融业务短板,徐州中支不等不靠、深入调研、重点突破,积极协调推动,2017年8月,交行总行正式批复在徐州设立交通银行离岸金融业务中心,这是在苏北设立的首家离岸金融业务分中心。截至11月末,交通银行离岸金融业务中心(徐州)已累计为100余户企业提供了离岸服务,结算量约2亿美元。建行徐州分行专门出台了《制造业客户指引》,从行业、客户、产品等三个维度对制造业贷款提出指导意见,并首次将制造业贷款作为单项指标纳入考核体系,重点支持了徐工有限、徐工挖机等装备制造业客户以及利民化工等优质民营制造业客户。

  为降低核心零部件的境外采购成本,中国银行积极联动杜塞尔多夫分行为徐工集团专门设计了低风险“背对背”信用证操作模式,以最低的财务成本、最快的业务办理效率有效解决徐工集团境外采购难题。截至2017年11月末,全市共有8家企业通过全口径跨境融资模式签约外债7.88亿元,为2016年全年总额的3.73倍,有效满足了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企业对境外低成本资金的需求。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