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都市现代农业新高地,走出一条具有成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在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成为成都农业新目标。围绕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实现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目标,坚持“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城市空间布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那么,成都在构筑都市现代新高地的征途中,要重点发展哪些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怎样优化调整呢?成都市统筹城乡和农业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俊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进行了解读。
“西控”区域重点布局都市现代农业
“我们农业的基本定位就是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既要保障城乡基本的‘米袋子’‘菜篮子’需求,也要统筹考虑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的‘三生’共融,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张俊国表示,必须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走农商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此次编制的《成都市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对全市的农业产业布局进行了全面优化调整。从全市的总体布局来看,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应该布局在“西控”区域。
据悉,“西控”区域是我市“山水田林”四种自然生态本底要素的典型地区,处于都江堰精华灌区,是全市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地,是全市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都市现代农业和生态涵养功能区,定位为成都市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西部绿色低碳科技产业示范区、国家生态宜居现代田园示范区、世界旅游目的地核心区和天府农耕文明重要展示区。在张俊国看来,抓好“西控”就牵住了农业发展的“牛鼻子”。总体考量上就是要以高端实现“西控”,以绿色践行“西控”,以控促优,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率先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
“西控”区域 规划建设“三区三园”
据介绍,在“西控”区域,正在规划建设“三区、三园”,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5个百万亩基地”。“三区”主要是指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园”主要是指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和创业园;“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主要是指食品饮料、休闲旅游、农产品物流、农村电商和饲料加工千亿级产业集群。张俊国表示,通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聚集,将区域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目前,全市已规划建设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分别是蒲江特色水果产业园、崇州优质粮油产业园、邛崃现代种业产业园、新津天府农博园、温江农业科技产业园、龙泉驿水蜜桃产业园,6个产业园有5个布局在“西控”区域,其中蒲江特色水果产业园已被命名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津天府农博园被命名为省级重点产业园。并将规划建设2个现代农业科技园,分别是温江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天府新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同时在17个区(市)县分别规划建设1个现代农业创业园。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