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雄心勃勃借“阿波龙”量产出海的百度,到在区块链领域占有全球市场约八成、“掘金”海外的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从营造“双创”氛围、优化营商环境,到捍卫知识产权应诉海外……产业发展风起云涌的背后,是北京市海淀区凝聚力量,走向世界舞台的努力。
关键技术凸显核心能力
海淀区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坐拥绝佳“地利”优势的海淀区,正通过聚焦中关村科学城,以创新为核心动力,以“高精尖”产业体系为支撑,努力实现高质量引领发展。随着产业不断迭代升级,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
旷视科技是国内最早使用深度学习开展人工智能商业化探索的科技企业;寒武纪研发全球首款人工智能处理器和全球首个商用的能够“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商汤科技、地平线、深鉴科技和云知声等企业,则围绕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语音识别形成集群式突破……
而扎堆海淀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也在不断合作竞争中大放异彩。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在2017年上半年推出的人工智能芯片BM1680,是面向这个应用领域的全球第一款公开发售的专用芯片。今年3月,第二代人工智能芯片BM1682问世,与第一代产品相比约有5倍的性能提升,领先于国际同行。
北京东方联星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北斗多模卫星导航芯片及其应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基于自主设计开发的4款北斗多模卫星导航芯片,设计研制出60多款系列化北斗卫星导航产品,在航空、航海、航天、气象探空、车载、手机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紫光展讯成为世界第三、国内第一的基带芯片供应商。大唐半导体、智芯微电子、中星微电子、兆易创新等企业则在移动智能终端、半导体存储器、图像传感器等芯片领域的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基本接轨……
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扎堆,带动了产业园的发展。位于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设计园,正践行着“基地+投资+平台+服务”的科技园区发展新模式。目前,已入园及意向入园企业达30余家,2017年产值超过220亿元,拥有专利约1400项。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企业26家,初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产业园区聚集模式。
除此之外,海淀区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网络安全、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出一批优秀创新型企业,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同时,在量子信息、量子计算、区块链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进一步突破。
扩大开放聚集国际资源
2015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北京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北京成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城市。经过3年探索和努力,越来越多的国际高端资源在北京加速聚集。海淀区也在与世界的互联互通中,实现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信息业作为海淀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对海淀经济结构具有特殊的意义。包括研发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等在内的科技服务业,是基于海淀创新资源密集和创新资本云集的特点而自然衍生出的重要业态,也是创新发展的基础支撑型产业。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