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铜山区聚焦重点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时瞄准和卡位新兴产业。在产业发展上不面面俱到,而是立足铜山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才技术等,重点发展“一特三主”产业,即安全科技产业和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同时,加快发展、大健康、大文旅和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贸。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力建设徐州科技创新谷、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三大创新平台,形成集聚创新“最强大脑”。发挥徐州高新区主阵地作用,建设全国30强。
在传统产业方面,铜山是个工业老区,传统产业比较多,但传统产业不是夕阳产业。王维峰以钢铁产业为例,要从生产普通的钢向特钢和精钢转变。到2020年,铜山区内特钢和精钢比重要达到80%。
铜山区正在加速产业集群化、高端化。瞄准产业链高端招大引强,去年铜山区招引了电子信息、汽车、等产业领域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6个,建设总投资10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园,与工信部中国电子技术与标准化研究所建设50亿元的智能传感器生产基地,引进建设华录淮海数据湖和软通动力创新综合体,打造辐射淮海、影响全国的城市数据湖全球样板。另一方面,牢牢把握智能制造和产业前沿,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推进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车间。
到2020年,铜山区将形成3个500亿元以上的有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建成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方面,铜山区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切实压降实体经济成本的同时,在技术基金上加快合作,铜山区基本做到发展一个重点产业、组建一支基金保障,先后设立了50亿元的安全产业发展基金、3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3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10亿元的装备式住宅产业发展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