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范”成都孕育国际化商机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0-11

  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成都累计接待游客近1200万人次,“揽金”近130亿元。其中,过夜游客355.2万人次,过夜游收入达99.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4.5%。

  这意味着什么呢?一组对比是,“十一”期间,北京共接待旅游者111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4亿元;上海共接待游客9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1亿元。也就是说,成都对游客的吸引力已远远超过北京、上海。

  在全球知名的支付公司万事达卡最新公布的“全球旅游目的地城市指数”中,成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迅速增长的旅游目的地,仅次于日本大阪。

  广阔的经济腹地、优良的营商环境、丰富的人才资源、完善的产业配套、舒适的居住环境以及规范的政务服务,让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不仅选择去成都旅游和消费,更选择在成都投资、创业和安家落户,这个地处中国西南的天府之国已然跃入全球视野。

  这座不沿边、不靠海的城市,如今正加快“全域开放”的步伐,朝着国家“门户”担当的角色前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的背景下,成都表现出的经济实力犹如“定心丸”,特别是今年以来,成都工业经济佳绩频出,工业“一业定乾坤”的作用得到彰显。而随着资本的不断涌入,项目的接连落地,成都的发展前景可期。

  有意思的是,这座被认为“安逸”的城市,如今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充满了创业、投资和工作的机会,用“张弛有度”来形容,恰如其分。

  宜业、宜商、宜居,正在成为这座城市的新烙印。而随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大幕的开启,成都将以更加包容与开放的姿态推进城市发展。肩负国家使命、迈向国际化的成都,无疑蕴藏着更多商机。

  支撑“成都速度”引领城市经济发展

  世界向东,中国向西。当广袤的西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作为西部地区的核心城市,成都自然有责任担起重任,同时,它亦有此实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9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比上半年全国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同时,成都上半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含增资)162个,总投资1830.35亿元;利用内、外资实际到位分别为2124.21亿元、45.68亿美元。其中,利用外资实际到位总量居中西部城市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的工业发展近来表现尤为亮眼。今年1~8月,成都完成工业投资1402.8亿元,同比增长35.8%,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城市发展的基础在经济、支撑在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工业是城市强盛的根基,成都通过深入开展“工业强基”行动,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以大平台承载大发展,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筑牢城市发展基础。而随着越来越多大项目在成都提前投产达产,成都的吸资能力日益提升,成都的经济环境亦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可。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