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深圳人才促实体经济加快“走出去”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4-18

  在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中大起来、强起来的深圳实体经济,不断加大对外投资力度,“走出去”步伐越发坚定有力。最新统计调查显示,近几年深圳实体企业对外投资显著增加,去年创下3657亿元的新高,投资触角遍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深圳市投资商会日前发布的《2017年深企对外投资报告》披露了这一消息。该报告是根据证券交易系统、市政府各相关部门、权威工商信息平台公开发布的信息,结合实地调研情况综合整理、分析得出。纳入统计调查的企业全部来自实体经济领域,不包括房地产、金融及创投企业。

  报告指出,得益于国家政策红利,自2015年以来,深企对外投资规模显著增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区域分布广泛,投资领域不断丰富,投资主体日趋完善,呈稳定增长态势。2015年至2017年,深圳实体经济企业对外投资分别达1809亿元、3141亿元和3657亿元。

  目前,深企国内投资覆盖31个省份,境外则遍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涵盖纳入宏观经济统计的18个行业大类。

  近几年,深企对外投资逐渐从传统的批发与零售业、农林牧渔业、采矿业、一般加工制造业、旅游与娱乐业,更多转向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及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领域,华为、华星光电、中集等龙头企业起到了引领作用。同时,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PPP模式创新、供给侧改革,深圳企业在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建筑业等领域的对外投资大幅增加,对外投资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统计表明,制造业是深企对外投资占比最大的门类,去年深企国内投资的28%流向制造业,其中华星光电、正威、中集位列三甲。报告分析认为,2015年以来,国内制造业因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成本优势减弱而进入低谷。为此,国家将制造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的引导,给转型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深圳创新型实体经济指明了投资方向,深企在全国各地投资制造业的金额从2015年462亿元,迅速增至2016年558亿、2017年953亿,2017年较上年猛增70%。

  从投资方式看,过去企业更多以设立子公司或对子公司增资的方式,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与基金管理公司合作成立产业基金进行投资等方式,实力雄厚的企业甚至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全方位、多元化投资。

  在世界版图上,深企以“一带一路”为引领,不断加大对外投资,谋求全球化发展。2015年至2017年,深圳实体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27个国家共投资约373亿元。同期,深企境外总投资超过700亿元。

  在欧洲,深企投资基本围绕科研与技术服务、高端制造而展开;在亚洲,深企投资集中于建筑业、科研与技术服务、制造业;在美洲,深企主要投资于电力、运输、科研等;在非洲,则主要是基础设施、电力能源和建筑业。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