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更需要强调人才为本。”4月12日下午厦门工业博览会媒体采访现场,谈及“中国制造2025”概念,福建省工业合作协会理事长孙长明与赛伯乐投资集团总裁王阳,不约而同对人才培养表示关切。
二人还表示,厦门乃至福建在智能制造方面的领域有目共睹,工业合作协会与赛伯乐投资集团将进一步携手引进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并推动新技术的落地和本土化。
“厦门的工业互联网趋势良好”
谈及福建尤其是厦门的智能制造现状与前瞻,孙长明认为,从今年以来的“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来看,厦门在这方面无疑是比较贴近前沿的。今年一批云技术企业相继落户厦门,这是厦门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良好的旁证。
而厦门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较好的优势,比如厦门对人才的引进政策,以及环境的优势。王阳也提出,厦门是一座环境特别优越、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人才吸引力强。通过工博会,将更有利于让厦门乃至福建获取新的视角和资源,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浪潮下成为创新创造发展的“排头兵”。
“会很快培养一批全新的人才”
“美国和德国的制造业能力都离不开职业教育,尤其是德国。”王阳表示,从投资的角度,赛伯乐已经设立了专项的教育基金,并通过投资德国的职教名校引进外部资源。
“创新需要人才的支持,人才则需要通过教育的培养。德国工业4.0之所以有坚实的基础,主要是实行‘双元制’教育的功劳。”王阳表示,赛伯乐希望引进德国最新的职业教育理念,与中国职业教育相结合,打造中德工业4.0创新学院,培养一批能运用于中国工业发展上的人才,从更大的程度上推进智能制造的发展,“我们会很快培养出一批全新的人才。”
而在谈及“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五大方针时,福建省工业合作协会理事长孙长明也表示,现阶段更应该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
赛伯乐投资集团总裁王阳
“工业人才培养仍需多方助力”
“福建省工业合作协会已建有实训基地,还计划与全国60家院校合作,建设工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实训中心。”孙长明表示,福建省工业合作协会在职业教育上有着很好的传统。自协会在成立以来就一直以培养技能型的产业工人为发展方向。在新时期,协会积极响应十九大“建设制造业强国”的号召。
同时,孙长明还指出了当下大城市一线产业工人培养的一些难题,产业人才的培养与IT人才的培养不同,培训成本的存在,更需要协会发挥协调组织的力量来解决。
王阳则表示,赛伯乐将努力推动优秀的职业教育资源在中国各大城市落地。“在人才培养这方面的投资,我们愿意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