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广东省)佛山召开了“2018年佛山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对今年(201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工人先锋号以及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奖章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据悉,今年佛山获得全国和省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工人先锋号荣誉的共40名(含省系统推荐),其中两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记者梳理佛山历年获全国和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的名单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和期待也在发生变化。“工匠精神”成为新时代的精神体现,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正在不断涌现。
表彰:两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据了解,今年佛山市获得全国和省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工人先锋号荣誉的共40名(含省系统推荐)。其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名,全国工人先锋号2名,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18名,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17名。大会对这些先进集体代表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颁奖。
记者从表彰名单中了解到,今年来自佛山的全国和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共有20人。从性别来看,男性16人,女性4人。从年龄来看,年龄最小的34岁,最大的55岁。教育背景方面,大专及以下的有8人,大学本科及以上12人。获奖者的工作岗位多样,包括了技术专家、工程师、车间主任、驾驶员、焊工等。
会上,佛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朝晖表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她指出,所有在关键岗位、重要产业的劳动者,都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扬工匠精神,刻苦钻研技术,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应有贡献。
佛山智造+
变化:创新型劳动者不断涌现
什么样的人才能当选“劳模”呢?记者梳理佛山近年获表彰“劳模”的名单发现,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和期待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过去提起优秀劳动者,人们往往第一时间联想到“老黄牛”精神,强调“吃苦耐劳、勤勤恳恳、无私奉献”,表彰名单涵盖各行各业。
如今,不仅提倡“老黄牛”型奉献精神,还强调创新与发展,创新性的“劳模”也开始越来越受到关注。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劳模”评选标准具有突出创新性,注重推选各类创新型人才、行业的领军人物,进一步把评选工作的重心推向基层和企业一线,同时把目光更多地聚焦于一线职工和技术人员的特点。
根据统计,今年全省五一劳动奖章共推荐了320人,其中,企业一线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149人,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72.3%。佛山各类劳动奖章获得者中,“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以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为例,广东中鹏热能科技有限公司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万鹏获得各类专利授权总计超过50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著作权3项;佛山市顺德区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碧桂园集团新体系推进团队组长孙军带领团队,总结出一套整合了近30种新建造技术、已申请30余项专利的新型装配式建造体……
“劳模”特写1
“女汉子”研发电缆附件打破垄断
一头利落短发,戴上黄色安全头盔,说话干脆果断,这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龙莉英给人的第一印象。这位自称“女汉子”的工程师,是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质量检验部经理。当武广高铁穿梭各地之际,你可能不知道,这条铁路线全线使用的27.5kV电缆附件,正是来自龙莉英和她的研发小组。这一研发,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成功打破国外垄断。
1994年,龙莉英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绝缘专业毕业,怀着一腔热血,她来到了佛山,并于1999年加入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的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1999年,国家大力投入高铁建设的政策尚未公布,但龙莉英凭借在业内多年锻造的敏锐洞察力和前瞻性,开始率领团队投身于适用于高铁的电缆附件的研发。
由于天气、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差异,高铁线路对电缆附件的要求要比常规产品高得多。龙莉英说:“当时这在国内外都是空白,我们就一边摸索,一边请教专家。”此后,龙莉英带领团队开启了无数遍研发和试验,有时为了模拟一组恶劣环境的试验,需要集中精力持续20多天不间断地反复测试,才能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与科学性。“我们就把沙发床搬进实验室,轮流守着。”与龙莉英共事10年的同事邓浩回忆道,有一次,龙莉英高烧40℃仍坚守岗位,两天两夜守在实验室没回过家,只为了不让实验中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两年,27.5kV电缆附件成功出世,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垄断,还打败了西门子、3M等国际品牌,获得武广高铁全线的电缆附件独家供应和安装权,成为国内高铁行业电缆附件的首选企业。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