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什么?它能为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将来会不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有着诸多的问题需要思考,也有着广阔的未来值得畅想。
对于大众而言,人工智能或许还有些“距离感”,人们很难去合理分析它到底会走上怎样的发展之路。而对于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大咖们来说,他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则更清晰和深入。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之前,记者专访了上海四家人工智能企业的“带头人”。大咖们究竟是怎样看待人工智能的,下面就为你揭晓。
人工智能不只是机器人
——叠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虞晶怡
提起人工智能,大多数人会想到各种“聪明”的机器人……那什么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呢? 叠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叠境数字”)创始人虞晶怡表示,人工智能的定义比较广泛,仅仅将它等同于聪明的机器人,或者认为它与人类一样,其实是对人工智能的曲解。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中的 Intelligence译成‘智能’没有问题,但A rtificial翻译成‘人工’,就容易让人误解为这个技术一定要跟人一样。其实,Artificial Intelligence更深的含义是‘合成性的智能’,也就是说A I有可能可以模拟人类的智能,但也可能生成和人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智能。”虞晶怡解释。同时,他还表达了自达特茅斯会议后,学界通常认为真正“智能”应具备的三个条件,即感知、认知和行为——从这三点延伸出来的成像、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技术都与人工智能有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包括叠境正在做的,用先进的光场技术来进行3D图像和视频的采集、处理并应用到AR、VR之中,这其中大量地应用了人工智能中的感知和认知技术。”
虞晶怡举例来说明为什么人工智能在AR、VR中有广泛的应用: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一大热点,人脸识别技术目前还局限于2D图像。当系统无法获取人脸正面照或者光照条件很差时,会很难对其进行识别。但将人工智能与三维数字建模结合时,它能通过深度学习的过程,通过局部人脸的特点就能“联想”并构建出这张脸的全貌,有力的突破了基于2D图像的传统A I技术,同时还能高效的生成海量3D模型。
据了解,作为上海“土生土长”起来的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叠境数字专注于开发能模拟并至超越人眼的感知系统和认知算法。其核心高维光场采集、重建、渲染以及智能计算机视觉技术,能超越传统2D图像的局限,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石。叠境已自主研发了动态人物光场采集系统、2D转3D人脸重建系统等,并首创了独特的动态真人三维模型拍摄技术,技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制造、文化、通信等行业。
人工智能既是帮手也是老师 ——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战略规划部总监姚志强
在未来,人工智能会从哪些方面给我们带来改变呢? 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战略规划部总监姚志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人工智能将会与人有一个更好的融合,它能把人从更多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让人去做自己更擅长的事情——比如抽象的、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创作等。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也能够运用它在诸多领域的“聪明才智”,不断帮助人进行自我提升。
“就像我们之前讨论很热烈的A lphaGo下围棋,虽然现在它还无法说出自己为什么选择下这样一步棋,但如果有一天发展到它能告诉棋手自己为什么这样下,我相信对于所有棋手的水平,一定都会有非常巨大的提高。”姚志强总结道,人工智能既可以是人类的好帮手,也可以是人类的好老师,它将率先从交通、健康、教育等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 据记者了解,目前已经有人工智能企业在研究情感机器人,目标是让机器人能识别人类的情感,甚至拥有自己的情感。对此,记者也向姚志强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最终会不会产生自我意识?
“人工智能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让机器更能理解世界,情感也是其理解世界的一部分。但从工业角度而言,这一块内容目前还只是探索性的,短期内还不可能商业化。我个人的观点是,不排除机器有一天会产生自我意识,但那一天必定还非常非常遥远。比较近的是机器和人的进一步融合,比如将来可能会在大脑植入芯片,会开发出很多脑机接口,让人类的能力大幅提升。”姚志强如是展望道。
云从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计算机视觉的人工智能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云从科技在人脸识别领域已经拥有了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其技术在金融、安防领域已有广泛应用。此前,云从科技技术团队曾在计算机视觉识别、图像识别、音频检测等国际挑战赛中7次夺冠。
人工智能让消费更简单
——商汤科技战略副总裁史军
近年来,人工智能不断影响着各行各业,改变着人们的出行、就医、娱乐方式,未来人工智能又将发展到什么程度呢?
商汤科技战略副总裁史军表示,对于全世界所有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科学家而言,目前并不能看到一个路径,说什么时候所谓的机器智慧可以全面超越人类智慧,现在可以说差得非常远。现在的人工智能革命其实和屡次产业革命并没有本质差别,就是生产力工具对人界限的一个飞跃。 “就我们商汤而言,现阶段更多地把A I看作是一个智能辅助工具以及一个生产力提升的工具。作为一个智能辅助工具,例如语音助理、打车助手等,可以很快普及到生活;作为生产力工具,A I可以替代现有比较‘重’的劳动。”史军说。
在苏宁的无人店里,商汤科技的人脸识别技术和SenseGo智慧商业的解决方案让购物变得更加简单。同时对商家来说,哪个柜台最受欢迎,哪个商品被拿起的次数最多,也都一目了然。消费者挑选好商品后,只需要在结算口出示购买的商品,无需停留保证正常的行走速度,通过人脸识别就顺利地完成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实时扣款了。 史军介绍说:“以前的传统卖场往往存在高峰排队、商品陈列不科学、区域客流不平衡等问题,这样就降低了整个卖场的运营效率。商汤科技推出了‘SenseGo智慧商业解决方案’,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实体商业,让传统零售能够像互联网电商平台一样,获得消费者群体分布、活动轨迹、到访记录、消费行为或喜好等诸多详细信息分析能力,助力传统商业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
目前,商汤科技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市场涵盖智慧城市、智能手机、互动娱乐及广告、汽车、金融、零售、教育、地产等多个行业。 借助人工智能证明“我是我”
——深兰科技董事长兼CEO陈海波
关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深兰科技董事长兼CEO陈海波认为有无限可能。
陈海波表示,成熟的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可以让机器去学习、模拟人的行为,甚至超过人类。现在的人工智能在一些方面已经可以做到这样,例如AlphaGo下围棋可以赢过人类。深兰也将在今年11月份同香港理工大学进行一次“人机大战”,让机器和人进行服装设计比赛。让机器理解
“美”是很难的,如果机器能在服装设计上赢过人类,就说明机器在非逻辑的运算方面也是可以超过人类的。 在多个深兰科技的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中,手脉识别技术经常出现。
“通过红外高速摄像机读取手掌内的立体结构,例如分叉的血管结构,我们可以通过算法将其变成加密数字,未来无需身份证、密码等,通过人本身就可以证明‘我是我’。之后通过扫描手掌,市民就可以出门坐地铁、坐公交、进大楼闸机、上电梯、购物支付等。”陈海波说。
和其他识别技术相比,手脉识别的优势是什么?陈海波表示,从精准度上来说,手脉识别的准确率更高。此外,很多人都很担心自己的隐私泄露,相比于指纹、人脸等识别方式,手脉识别读取的是手掌的内部特征,然后将其加密成一串数字,其安全性、隐私性也更强。
作为上海本土致力于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的人工智能企业,深兰科技正在逐步走向世界。近日,深兰科技与普华永道、毕马威、福威斯特、特林德斯分别签订了《欧洲市场开发协议》,深兰科技-卢森堡国家实验室自动驾驶、智能和精密制造、数据和金融安全中欧联合实验室也正式揭牌成立。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