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破解生物医药产业短板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6-20

  上周,持续三天的第十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和第三届官洲国际生物论坛顺利闭幕。近600名国内外专业大咖汇聚一堂,不仅给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带来了一批实实在在的新项目和新孵化平台,更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后续如何将这些建议转化为实际的政策和行动将是广州各级政府部门首要的任务。

  纵观会上的专家和生物医药企业的代表所提的各种建议,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呼吁改革和放宽现行的医药行业管理制度,例如压缩创新药的审批时间、加快进入医保采购目录等,这些基本上属于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国家医保局等中央部门的管理范畴;另一类是希望继续补齐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的短板,比如给本地企业创新药研发提供更多的临床试验支持、开发私人高端商业医保项目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地方政府的管理权限范围。

  由于第一类建议涉及属于中央部门权限,这就意味着要帮企业解决问题,地方政府只能向中央申请专门的政策支持,具体怎么做非常考验地方政府的智慧。

  而第二类建议落实起来难度稍低,应该引起广州的重视。在传统的给钱给地之外,各级政府部门还要进一步为本地的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生产和销售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提供更精准的扶持,尤其是在创新药研发链条中帮企业解决痛点问题,进而补齐本地产业短板。

  可喜的是,目前广州已经沿着这条道路大步前进:为了解决企业进出口生物医药科研耗材耗时久、手续繁琐的痛点,去年广州在国际生物岛上设立了华南生物材料出入境公共服务平台;为了帮企业解决知识产权保护难的痛点,广州去年建立了广州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服务中心;为了帮企业的创新药提供做动物试验的场所,去年还成立了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药物非临床评价研究中心。

  已有的短板正在一个个补齐,新的短板也正在被不断发现并逐步进入广州各级政府部门的视野。这样的良性发展趋势也足以令人对广州生物医药行业产值更进一步抱以更大的信心和期待。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