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成都实施三大改革攻坚计划
加快建设“五中心一枢纽”: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全国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国际性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共同建设成德绵、成德资、成眉乐三大产业联动区,加快建设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建立“研发设计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市州”的产业互动模式,探索“存量不动+增量分成”的区域利益分享模式
谋划以淮州新城为中心整合区域资源规划建设第四个国家级开发区
本报讯(记者吴亚飞蒋君芳冉倩婷)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治蜀兴川新部署新要求,7月6日至7日召开的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绘制了成都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全川共同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对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作出全面部署,并决定实施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三大改革攻坚计划。
全会指出,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首次将成都定位为“主干”,前所未有地突出了成都在四川发展全局中的龙头地位关键作用,前所未有地赋予了成都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参与合作竞争的责任和使命。
做强“主干”,成都在全国版图中谋划“航向”,明确提出,将建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全国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国际性综合交通通信枢纽“五中心一枢纽”建设,增强区域引领辐射带动能力。成都将力争通过3―5年努力,形成2个万亿产业集群、2个五千亿产业集群、6个双千亿产业集群和一批成长性好的新经济产业集群。
服务全川,在“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中,成都提出将积极推动“五区协同”,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效益和水平。聚焦规划对接、改革联动、创新协同、产业协作、市场开放、设施互通、服务共享、环境共治,努力打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共同体。推动成都与环成都经济圈协同发展,共同建设成德绵、成德资、成眉乐三大产业联动区,加快建设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全力打造全省发展的主引擎。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与其他经济区协同发展,携手川南经济区打造南向开放通道新优势,支持川东北经济区主动承接成渝两市产业转移和配套产业发展,助推攀西经济区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钒钛新材料基地。推动成都与“三州”协同发展,加强产业互融协作和配套互补。成都提出,将建立产业协作平台和企业家联盟,协同开展产业成链、集群招商,推动跨区域项目和园区合作共建。建立“研发设计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市州”的产业互动模式,探索“存量不动+增量分成”的区域利益分享模式,促进成都市域产业生态圈向省域产业生态圈拓展。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