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为何剑指成都?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8-22

  近年来,随着中国二三线城市潜力进一步释放,越来越多在一线城市生根发芽的跨国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内陆二三线城市,试图在这片新兴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在一众有潜力的二线城市中,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西南地区唯一的国际化城市,吸引了众多跨国企业的目光。如瑞典宜家家居早在十多年前便在成都开设了西部地区首家卖场,跨国电商巨头亚马逊也在成都成立财务运营中心,作为亚马逊亚太区的第二个财务服务中心,为亚马逊对内和对外的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财务服务。

  根据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目前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281家,这些企业涉及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投资领域。企业数量、投资额和行业面均居中西部城市之首。随着成都自贸区挂牌和推进建设,未来这一数字势必还将攀升。

  中西兼顾的城市气质,跨国企业的沃土

  作为一家跨国电商的财务高管,Richard也于2017年带领团队从北京转战成都,负责成都办公室的财务运营工作。对于其所在企业在成都的布局,Richard认为,这是顺理成章之举。“不仅是我们公司,所有世界500强和外企都在看二线城市的机会。我们公司的业务扩张速度非常快,选择成都是我们酝酿已久的结果。”

  至于为何会在二线城市里相中成都,Richard透露,是综合考虑了城市的地理位置、文化氛围、产业布局和“人才池”规模之后的决策。“目前,互联网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在成都已经有非常大的规模,其次在二线城市中,成都的大学和毕业生比例也是名列前茅,‘人才池’很大。另外,成都的城市气质可谓中西兼顾,对外企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2017年5月底,Richard所在成都财务中心正式开业。成都中心旨在为其东北亚业务提供财务运营支持。

  人才池大,城市充满生机活力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进入一个崭新的市场和区域布局产业,开展业务,初期都会面临不少的困难,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期。而业务顺利开展的前提,就是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对于Richard及其团队,亦是如此。“其实我们最初也有担忧。” Richard 坦言,“虽然知道成都人才池很大,但能否招到合适的人才,我们最初是有些许担忧的。”

  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发展,Richard发现,在成都市场找到对口的优秀人才,真的不比北京难。“我们看到一个数据,每年成都人口的流入量有50万,比较全国其他城市,成都绝对能排到前五。这说明这个城市是有生机和活力的,因为人才愿意从别的城市迁移到成都。”而且他透露,从公司运营的角度,也是相对平滑和顺畅的,挑战并没有很大。

  在大众的固有印象中,优秀人才总是集中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或主要沿海城市,内陆二线城市面临 “人才真空”现象。但是随着近几年各大主要城市相继发起 “人才争夺战”,提供优秀的人才吸引政策,人才回流现象已经愈发明显。

  Richard表示,整体来说,成都的人才素质与一线城市没有太多差距,其所在成都财务中心有相当比例的海归人才,且由于高校集中,成都市场上的初级人才也很丰富。“从整个市场需求量和供给量的比例来说,成都人才还是很充足的。”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