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5日,参加“风从海上来·改革进行时”环渤海区域集中采风活动的编辑记者们来到大连金普新区,先后走访了大连长之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窑湾保税港区、大连艺术学院文化科技创意园、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采访中的所见所闻和一路行来新区的整体风貌,让大家对金普新区的发展成就非常赞叹。
大连长之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
据介绍,1984年中国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这片土地上建立,30多年来这里先后诞生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保税区、旅游度假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个国家级功能区,成为大连乃至辽宁、东北对外开放的制高点和发源地。30多年的努力让金普新区从一个3平方公里几千余人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一座规划面积2299平方公里、建成区近200平方公里160万人口的现代化新城,综合经济实力跃居东北城区前列,创造了东北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2017年,金普新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02.7亿元,占大连市28.6%;规上工业总产值2821亿元,占全市43%;固定资产投资442亿元,占全市26.7%;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收入187.7亿元,占全市28.5%;实际利用外资20.2亿美元,占全市62.2%,占全省36.5%;外贸出口总额968.2亿元,占全市55.5%,占全省31.8%。
大连长之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葛健介绍情况
改革开放让金普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新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1984至1994年,大连开发区开发面积、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外商投资企业协议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社会总产值、出口创汇金额等多项经济指标,均居全国开发区之首。1995至2009年,大连开发区创造出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投入1亿元、利用外资3.2亿美元、税收3亿元的高密度投资和单位面积的高产出业绩。此后新区综合经济实力名列东北县区首位、超过辽宁省所有地级市水平。近5年来,大连金普新区着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经济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优一产、强二产、活三产,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能级。财政收入结构中,制造业税收占比从2010年的29.5%升至超过70%,房地产业税收占比则从2010年的46.5%降至不足20%,证明了当地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
大连港发展规划模型
改革开放也让金普新区现代产业加速集聚。新区坚持对外开放,有效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功运用国外境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全区现有企业近6万家,其中外资企业5000多家,引进了英特尔、辉瑞制药、大众、蒂森克虏伯、佳能等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建设的近100个项目,培育了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港航物流等产业集群,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例达到70%以上,2018年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14亿元,同比增长17%,占全市52%。
金普新区采风——大连长之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大连长之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航空零部件研发制造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航空卡箍、隔热毯、液压管路连接件,产品广泛应用于飞机、战车、舰艇、高铁等领域。主要客户有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中兵集团、中车集团各主机厂。公司现有员工260余人,其中科研技术人员32人。自成立以来,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研制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产品,已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2014年公司获得军品研制生产全部资质。
公司获得了中国航发集团2016年度优秀供应商称号。公司是中航集团、航发集团各主机厂航空卡箍首选供应商,同时参研国内所有在研型号中小航空发动机的机匣隔热。2016年,公司为国产大飞机C919提供APU后防火墙隔热方案,2017年产品伴随C919成功首飞,夏健钧总经理代表公司参加了首飞仪式。公司是大连地区唯一一家为C919首架机供货的厂家,2017年12月公司获得C919大型客机首飞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公司新研航空连接新技术在飞机液压系统连接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填补国内航空市场空白,是国内航空连接技术的革命性进步。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