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效应更加凸显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9-06

  宁夏坚持不懈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我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现新突破,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形成新态势。坚持不懈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党管人才更加有力,人才效应更加凸显。同时,从严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精准精细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持之以恒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

  A 择优选派干部挂职锻炼

  党的十八大以来,突出政治标准和“五个注重”,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选拔了一批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改进推荐考察方式,把民主推荐结果由原来的选拔任用“重要依据”改为“重要参考”。

  圆满完成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工作,为历次换届中条件把关最严格、程序最严谨、听取意见最广泛的一次。

  组织实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5123工程”,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重点直接掌握一批副厅级、处级、科级或相当职务层次的优秀年轻干部和优秀选调生,作为全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重点培养对象。

  招录定向选调生271名,非定向选调生381名。大力推进干部双向挂职,择优选派675名干部到区内外挂职锻炼,接收来宁挂职干部341名。

  党的十八大以来,相继出台《自治区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试行)》《关于支持干部干事创业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办法》等20多项针对性较强的政策制度,选准用顺管好干部,激励广大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实施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全区6667名基层公务员直接受益。

  突出抓好换届风气监督和日常选人用人督查,强化任前审查核实,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共对12178人次副处级以上考察人选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进行查核。2017年,全区干部个人事项如实报告率达到92.3%,较上年度提升10个百分点。

  B 到去年年底,全区人才总量达69.5万人

  截至2017年年底,全区人才总量达到69.5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82.2%。持续加大经费投入,自治区本级人才专项经费由2005年的400万元增加到了2018年的2.17亿元。

  近10多年来,自治区层面出台了60多个人才工作文件。特别是2017年,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强区工程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明确了“18条人才新政”,含金量高、突破性大、操作性强。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人社厅等18个部门配套制定了18项高层次人才优待制度,自治区有关职能部门配套出台了10多个政策文件,五个地级市分别出台人才新政,为我区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提供了政策制度保障。

  实施以“院士后备”“科技领军”“青年拔尖”等为主体的人才培养工程,评选资助院士后备人才5人,每人资助500万元;科技领军人才51名,每人资助50万元;青年拔尖人才360名,每人资助3万~10万元。实施各类引才工程,2010年以来全职引进硕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500多名,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及国外院士134人、国内知名专家425人。建立完善具有宁夏特色的人才荣誉体系,设立了“宁夏杰出人才奖”(每人奖励100万元)、“塞上英才奖”(每人奖励50万元)及“塞上名家”(每人奖励5万元)系列奖项。目前,已评选表彰“塞上英才”共3批60名,评选塞上名教师、塞上名医师、塞上文化名家、塞上农业名师、塞上技能大师等206人。

  分地域建立了银川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石嘴山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等5个区域特色人才项目。培育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75个,认定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1家、自治区级“双创”示范基地和小微型企业创新创业基地28家,新认定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8个,自治区临床研究中心20个。每年选派500名科技专家下基层开展精准服务。

  C 打造了一批特色现场教学基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研究制定了《2014—2018年宁夏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推行领导干部上讲台等制度,自治区层面举办专题培训班326期,培训厅、处级干部13058人次。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1000余名区管干部、6000多名县处级干部进行了集中轮训。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自治区层面举办专题培训班63期,培训3100人次。

  建成宁夏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打造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等一批特色现场教学基地。2007年以来,通过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党员远程教育、“三农”呼叫中心等平台载体,累计培训党员120多万人次。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