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厦门市“三农”比重最大的行政区,同安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党的十九大过后,同安区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规划引领和产业振兴为抓手,提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农业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战略实施提供人才支撑。
人才政策方面。同安区拟创新出台农业产业人才引进和培育办法,建立以薪酬为依据的市场化人才评价体系,给予农业产业人才最高15万元薪酬补贴、25万元创业补贴、30万元安家补贴,并按三个层次给予人才1000-2000元房租补贴。企业柔性引进农业产业专家的,还给予企业每年最高10万元补贴;新引进的普通全日制本科以上人才,提供租房补贴。
平台建设方面。同安区投入190万元扶持农村实用人才“一才一基地”品牌建设,为农业类“双百”企业落实区级配套创业扶持资金300万元。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带动,构建农副食品加工业百亿产业链,实施“人才+互联网+农业+金融”模式,有序推进一批乡村振兴项目实施,2018年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37个、总投资69.8亿元,确定2019-2020年预备项目76个,总投资达134亿元。
精准服务方面。同安区实行“1(创业资金)+X”人才扶持体系,建立人才项目联席会制度,为意向落户同安区的农业产业人才及项目“量身定制”扶持方案和服务清单,落实人才联络专员责任制,及时协调解决农业人才企业的困难问题。
目前,同安区已累计引进和培育国家“万人计划”农业方面人才1名,市“双百计划”农业方面人才4名,区级农村实用人才18名。
发挥作用 推动乡村振兴走上轨道
厦门百利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康英德是同安区自主培育的国家“万人计划”农业产业人才。同时,他也是同安区首批农村实用人才之一。他经营的百利种苗蔬菜种苗事业,经过几年的发展,种苗产业已排名全国前5名,每年生产各类蔬菜嫁接苗、实生苗等2.2亿株,生产种苗占同安区种苗市场70%的份额,促进了同安乃至厦门周边不少农民实现增收。
康英德是同安区现代农业人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个缩影。同安区注重结合本土特色,抓大抓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并通过他们的引领示范,带动更多农村发展。其中,在农村实用人才李义福和林晓晴的带领下,鑫美园和青云岭现代农业合作社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已带动社员300多户,辐射村民8000余人。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同安区在强化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致力于推动他们发挥作用。通过构建农业产业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区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17位党政领导挂钩联系45名人才;建立党政部门与人才定期联系沟通机制,促进双方良性互动,开通人才建议直通车,组织人才参与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咨询、论证和评估,定期举办“部长会客厅”、高层次人才座谈会等,广泛听取高端人才的意见建议。
此外,同安区还依托工业社区大学,整合科研院所、企业学院、培训机构等各类资源,每年举办近百场培训、主题沙龙、文体活动等,鼓励一批高校毕业生、农业科技人才、外出经商务工人员下乡、返乡创业,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