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生物岛完善产业布局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9-18

  广州国际生物岛通过完善的产业布局、贴心的全产业链服务以及创新的国际合作模式,着力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高地,为广州集聚生物科技创新企业、研发机构、高端人才以及信息资本奠定基础

  8月6日,在广东省广州市珠江航道中的一个江心岛——广州国际生物岛上,中国、以色列在生物科技领域的深度合作开启了新篇章。当日,广州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简称“中以基地”)在国际生物岛正式启动,将围绕生物产业发展与合作,参照生物科技强国以色列的成功模式进行机制体制创新,为中以两国创新企业营造一个同时具备本土优势和全球视野的创新生态圈。

  广州国际生物岛原名“官洲岛”,面积仅1.83平方公里,自2011年正式“开岛”以来,这里每天都演绎着精彩的创新故事。“我们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高地,为广州集聚生物科技创新企业、研发机构、高端人才以及信息资本奠定基础。”广州国际生物岛科技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曾玮表示,从2015年被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至今,岛上已引进2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其中不乏该领域的龙头企业。

  一座小岛何以能吸引国内外众多创新要素聚集?记者采访了解到,完善的产业布局、贴心的全产业链服务以及创新的国际合作模式是广州国际生物岛成功的三大秘诀。

  打造产业“生态圈”

  作为全国首批4个中国—以色列高技术产业合作重点区域之一,近年来,广州依托国际生物岛建设开展中以合作创新试点。在这座生机盎然的小岛上,一项项生物医药领域的新突破正不断孕育: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开发的全球首个眼科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当于一名资深眼科医生,临床试验表明,白内障的诊断准确率为90%;患有多动症的小朋友通过看动画、玩游戏获得治疗;连通全球的智慧医疗网络进入手机,成为每个人的“健康管家”……

  “广州国际生物岛宛如珠江上一颗璀璨明珠,是广州生物科技的CBD。”广州市市长温国辉表示。

  通过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广州国际生物岛打造了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产业的“生态圈”和完整产业链。日前,在广州国际生物岛建设推进工作大会上,三大生物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揭牌,9个国际级重磅生物医药产业项目签约,总投资超200亿元。不少落户生物岛的企业负责人都表示,岛上创新资源聚集、企业“抱团”发展的环境,可为企业发展带来1+1>2的放大效应。

  5月底,广东省(赛莱拉)区域细胞制备中心二期工程在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启动。“该工程将使制备中心可容纳超过1000万份的细胞储存,让细胞实现自动化生产、规模化制备和个性化定制,并将建成中国首个干细胞药厂及多肽药厂,形成推动干细胞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佳介绍。

  6月初,广州国际生物岛的龙头企业之一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宣布,将建设广州国际医学体外诊断产业创新中心,吸引国际知名生物医药公司总部及研发中心落户,孵化一批创新型企业。该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透露,目前国内80%的体外诊断设备依赖进口,在金域医学的带动下,生物岛上已有70多家企业正“掘金”体外诊断市场。同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创办的大湾汉唯(广州)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建设国际新药临床评价与转化中心,打造药物研发评价转化全链产业工程,帮助广大医药企业降低研发新药所承担的失败风险……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