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州市上市公司的质量明显提升,规模不断增大。而放眼福州整个资本市场,“十二五”时期,直接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证券机构发展壮大,期货工具合理应用,场外市场建设力度加大。这些都为助力福州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直接融资规模不断扩大
经济新常态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地方企业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去年底,在兴业证券的有力支持下,富春通信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宣告完成,交易总价值达9亿元,通过并购重组,企业通过纵向、横向并购延伸公司产业链,提升资产质量。
据了解,2011年以来,福州市共有21家次上市公司开展了重大资产重组,涉及金额累计1,329.59亿元,这有力激发福州市经济增长新动力,如永辉超市、福耀玻璃等公司积极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和并购重组。
企业通过融资、并购重组强长项、补短板,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体现了资本市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近年来,随着福州资本市场的发展,福州市上市公司的质量明显提升。从整体规模看,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30家,总市值7613.91亿元,总资产56,515.89亿元,分别较2010年末增长126.69%、186.48%;从业绩上看,2015年,30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1.42亿元,净利润610.20亿元,分别较2010年度增长了179.65%、147.74%。
此外,资本市场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仅“十二五”期间,福州市境内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实现直接融资2575.14亿元。
证券期货市场稳健发展
2013年7月18日,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正式开业营运。此后,福建六壬网安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元泰红茶屋餐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陆续在海交中心挂牌上市。
场外市场建设力度加大,企业融资有了新渠道。截至2015年12月末,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已挂牌企业1635家,并与13家银行业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计授信205亿元,累计通过股权交易、定向增资等方式帮助企业融资44.35亿元。同时,全省已有新三板挂牌企业139家,已取得挂牌函企业25家,在审核程序中企业59家,后备企业近2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