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兰州制造”重振雄风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0-27

  尽管兰州的经济规模及发展在全国一直处在落后的地位,但是兰州以前有几项工业产品却处在全国领先水平,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兰州“一毛厂”、“三毛厂”的毛纺织品,“兰炼”的油品,“兰石厂”的钻井设备,甘肃客车厂的大型轿车等都是誉满全国的。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它们陆续被改革浪潮淹没了。如今跨入新世纪已十几年,时过境迁,除了兰炼并入兰州石化,继续做强外,其余的老企业,要么破产要么改制,原址几乎都变成了一片片商业住宅区。然而兰州人是不服输的,经过这些年的磨炼,他们也开始发力,立足本地人杰地灵的特点,依托本地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力量优势,频频打出自己的拳头产品,从而赢得“兰州名片”的之誉。诸如太阳能电池、“龙”膜等“兰州制造”,目前是中国头号品牌,刚升天不久的神十一里面有43台精密设备也来自“兰州制造”……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兰州制造”在全国有一席之地,但是具有高产值大规模的产业却凤毛麟角。据有关报道说,甘肃的太阳能电池是中国目前的十大品牌之一,这是一个值得鼓舞的事情,同时它也告示我们,“兰州制造”要做大做强,就必须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入手,把目光盯向新兴产业,朝阳产业,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更要克服地处内陆、目光短浅的狭隘心理,积极与外部世界、外面环境进行沟通,以兰州人特有的坚毅性格,沉下心来,大胆创业,瞅准目标,勇往直前,相信“兰州制造”将来还有大手笔。

  兰州做新兴产业,其实有良好的客观条件,比如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更有高水平的各个方向的科研机构和高校驻兰,也有实力不俗的大型企业在兰州,兰州的人才力量也够强。兰州可能唯一的短板是启动资金不足,所以有关方面要让“兰州制造”重振雄风,就要动员各种力量,实施各种优惠政策,定项目,做方案,跑协调,融资金,一步一个坑地做实工作,以最好的状态,把“兰州制造”从雏形打造成雄鹰,让它领衔兰州的经济大飞跃。时值“一带一路”活跃阶段,在其带动下,兰州应积极抓住机遇,寻求适宜发展的项目,背靠大西北,面朝全世界,创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瞄准国际高端,积极使用互联网,让工业制造与智能技术紧密连接,让“兰州制造”焕发出强大的活力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