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人才助推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12-07

  风云激荡的四十年,累积、转型与进化交织上演。善于改革创新的浙江人,勾勒出一个个专业化、广覆盖、集中度高的区域经济版图,支撑起城市发展的脊梁,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史的醒目符号。

  回首浙江从块状经济迈向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始终相伴而行:推动义乌小商品市场享誉全球、助力永康五金行业华丽转型、支撑濮院羊毛衫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条清晰的“成长—壮大—转型”区域经济变迁轨迹,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正和众多浙江企业一起泼墨写就。

  深耕细作

  共筑城市发展新高地

  刚过去不久的双十一当天,义乌市场实现成交额108.28亿元,同比增长33%,处理物流订单2586万件,占全国快递物流处理订单的6%,200多万种小商品通过完善的跨境贸易物流体系,运送到世界各地。这个冬季,“小商品之都”义乌上演的商业现象,再次成为监测消费动态的风向标。

  然而,40年前,这里不过是一个籍籍无名的穷乡僻壤:无区位优势,既不靠海也不沿边,交通不便;无资源优势,人均耕地稀少;无工业基础。一阵阵简朴、清脆的拨浪鼓声穿街入巷,义乌担货郎们凭借义利并举、锐意创新的商业精神,托举起一座城市远大的商业理想:用“鸡毛换糖”换出一个世界级的大市场。

  波澜壮阔的40年,这片“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土地成长为浙江区块经济的典型代表,留下一些被称为传奇的故事,供后来的人们回味不已。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东风以不可抵挡之势,吹开了义乌市场的大门。义乌县委开市场之先河,率先打破制度枷锁——开放位于义乌湖清门的小商品市场,给摆地摊的商贩们提供了原始的“商业场所”,“这个马路市场便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雏形,意味着义乌走上了兴商建市的道路。”仅3个月,市场摊位数量增加近一倍。每天,10多个省区市的采购者蜂拥而至,市场的承载力很快到了极限,建设新市场迫在眉睫。1984年5月,义乌县政府批准建造小商品市场,预算资金为60万元。

  在那个物质并不丰裕的年代,60万元相当于义乌市场全年的税收。“义乌县财政比较困难,没有能力支持市场建设,向哪家银行贷,贷款风险谁承担也是个问题”。据时任分管领导回忆。

  成长的关键时点,农行挺身而出!翻开厚重的《义乌县志》,义乌农行鼎力支持小商品市场建设的动人往事赫然在册。该行分两次累计向小商品市场工商所发放35万元贷款。一年后,投资57万元, 占地面积1.36万平方米,全省最大的商品市场顺利建成。

  “小商品市场开到哪里,农行的服务就跟到哪里,我们的业务创新,始终围绕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变化同步开展。”农行义乌分行工作人员介绍说。

  当一家金融机构主动与城市的生命律动联系在一起时,金融便有了温度。1984年,义乌农行在市场内设立专门为个体户服务的机构,成为首个专门服务小商品市场的金融机构;随后首创了个体工商户“先存后贷、存贷挂钩”的信贷管理办法,该办法推广至全国;上世纪90年代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开业,农行取得市场内电话整体代缴费的主导地位,主动服务个体工商户,成为市场内各金融机构的领先者;为扶持义乌市场走向海外,农行针对具自营进出口权的客户和外贸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对外结算产品,先后推出了外卡收单、金穗国际卡、西联汇款、打包贷款、出口押汇等新业务,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涉外金融服务,成了义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