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至2日,2018年小谷围国际产业人才大会暨广州大学城创新创业成果交流会举行。期间,发放了人才补贴近1.4亿元,用于重点领域产业领军人才资助,全面开启校地合作。截至今年9月,2017年落户的97个青蓝项目新增知识产权129项,同比增长178%,营收总额近2亿元,其中18个项目已融资1.26亿元。
据介绍,广州市番禺区实施“1+4”产业人才政策,区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2亿元用于重点领域产业领军人才资助,加上产业、科技等政策共同发力,全区每年用于人才创新创业资金近10亿元。还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用于产业发展与人才创新,总规模为10亿元。政策聚焦鼓励人才自主创新、提升自主创新力,激发存量人才的再创新,助力提升番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今年,有1558个团队(个人)获得广州市番禺区约1.4亿元补贴。获得补贴的创新创业领军人物包括花安堂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邱孟德、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首席技术总监兼副主任祁宏钟等。获奖的团队包括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团队等。另外,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苏志刚、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贾宇辉获“杰出产业人才”,各获奖励500万元。
会议期间,广州市智汇谷人才联盟交流服务中心、广州粤澳青创国际产业加速器、广州市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启用,还发放了人才公寓钥匙。
智汇谷人才联盟顾问委员会主席温思美表示,人才联盟将大力引才、聚才,提供双创服务,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的优质生态圈,将各种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真正变成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智慧引擎和动力源泉,推动形成人才、企业、政府、高校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新加坡国家工程院院士李德紘,在新加坡生活20多年,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机缘下来到中国。他说:“人才供给是产业结构的绝对直接助力,产业园区给人才提供了土壤,现在是人才和产业共存共荣的生态。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这些词汇出现在生活中,人才来源还是在高校,高校教育结构体系和学科建设要有前瞻性,打破教育条框的限制。”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