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消息,经市政府同意,联合发布《北京市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8年-2022年)》(以下简称《金融科技规划》)。
《金融科技规划》包括,规划背景;总体思路;推动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创新和应用,催生领先前沿技术、加快培育金融科技产业链,打造创新生态系统;拓展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优化金融科技空间布局,形成协同发展格局;开展金融科技制度创新,保障金融科技产业健康发展 ;加强重点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保障措施等九大部分。
其中,《金融科技规划》提出了总体发展目标:力争到2022年底,涌现5-10家国际知名的金融科技领军企业,形成3-5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集群,开展10-15个重大示范应用项目,形成良好产业生态,为首都“四个中心”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有效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推动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创新和应用等方面,《金融科技规划》提出:
一是重点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身份识别与反欺诈、量化交易、投资顾问、客户服务、风险管理、辅助监管等金融领域的创新和应用。
二是全面推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推动技术在业务与客户管理、信用与风险管理、证券投资、保险定价、资管理财、另类数据管理等金融领域的创新和应用。
三是着力推动以移动互联、物联网为代表的互联技术创新。促进移动互联网与金融功能的全面融合,支持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金融、支付、信用体系建设、动产融资等金融领域的应用。
四是积极推动以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分布式技术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监管与风控、普惠金融、流程溯源等领域的应用。五是着力推动以密码技术、量子技术、生物识别技术为代表的安全技术发展,支持相关技术在金融创新、生活服务以及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五是深入推动安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着力推动以密码技术、量子技术、生物识别技术为代表的安全技术发展。支持密码技术在数字身份、身份验证、反欺诈、网络安全、数据加密等领域的应用。
在优化金融科技空间布局方面,《金融科技规划》提出,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结合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基础和重点区资源禀赋,北京将打造形成“一区一核、多点支撑”的空间布局,支持金融科技企业在特定区域和楼宇聚集,加强全面监管,形成“各具特色、互动协同”的北京市金融科技发展格局。其中“一区一核”是指建设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及核心区(西城区、海淀区);“多点支撑”是指打造各具特色的金融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包括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创新集群(海淀区)、银行保险科技产业集群(石景山区)、金融科技安全产业集群(房山区)、财富管理产业集群(通州区)。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