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业既要低头走路,也要抬头看天。这里的天,就是市场的天。10月24日下午,有“中国经济数据密码执掌者”之称、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姚景源前来做客“温商论坛”第十七讲,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十分精彩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新常态》讲座。
谈到“供给侧改革”,相信大家必然会想到“日本的马桶盖、韩国的彩妆、澳大利亚的奶粉”,大多数人的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国人出国旅游疯狂购物的场景。“十三五”开局,全球经济疲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作为制造业大国,我们该如何“让大国变为强国”?作为民营经济之都的温州,如何看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走势”?作为温州民营企业,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乘势而上?这些问题都是急需面对和解答的。□晚报记者 赵琼 摄影记者 魏一晓
中国经济面临“四降一升”
姚景源表示,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困难可以概括“四降一升”。“一降”为经济增速有逐年下行的趋势,近几年的经济增速分别是6.9、7.3、7.7、8,前几年是10以上,数据统计显示趋势在下行。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1%,前几年是8.3%,工业当中采掘、矿业等上游企业掉得厉害,说明下游需求不足。投资在往下掉,工业企业投资、政府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三大块投资放缓,最近三年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从30%、11%,降至去年的1%。“二降”是企业利润下降,全国规模以上的企业利润-2.3,比温州的情况要好,但你感觉到利润下降的压力。你办企业首先得赚钱,但全国工业的企业利润是-2.3。“三降”是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连续四个月是负数,第一是挤压企业状况,更重要的是影响投资。“四降"是财政收入下降,从中央到地方财政收入都下降,但是支出降不下来,因为是刚性的。于是我们国家财政的出口加大。
而“一升”是潜在的金融风险上升。比如说老百姓讲的票据数量,2001年的时候,票子总量是15万亿,到去年年底一百四十几万亿。再看股市,从3000到2000,再急落到一千多。今年再看楼市,本来原来的设想是去库存,预期的房价有所回落。结果北京、上海、深圳半夜买房,往其他城市蔓延。还有一个是人民币汇率,过去长时间是升值,但是现在贬值,以至于很多人都在想,现在要不要换美元?
但是,姚景源表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在这“四降一升”当中找到本源。中央已经明确地讲: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相互影响,长期问题与短期问题交织,体制性问题与机制性问题共存,说明问题复杂。现在的困难有周期性原因,但主要是结构性原因。应对周期性的办法就是“挺”,抱团取暖就是“挺”。结构性的困难不能挺、不能熬,要直接应对挑战。他说:“这与2008年的危机不同,受美国影响,我们通过刺激性措施可以实现V型反转。现在是我们自己的结构性原因导致的,而结构性问题不会V型反弹。习总书记已经讲过中国经济未来总的趋势呈L型,下来就平了!我们一系列战略、措施都要对应了!”
企业家必须做到“创新刻不容缓”
那什么是新常态呢?习总书记在五中全会中用三句话概括,第一是速度变化,二是结构优化,三是动力转化。姚景源说,只要你把握这三句话,就能知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办。
今天的企业家一定要意识到“创新刻不容缓”。大家都知道,过去中国经济很重要的增长动力是靠要素的投入,资本、资源的投入。为什么那么多煤老板,矿老板,主要靠资源的投入。增长动力怎么转换?今后我们要用创新来替代过去那种大量的要素投入,代替那种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创新刻不容缓,当代企业家一定要认识到创新的紧迫感。现在的创新都是颠覆式创新,革命性创新,毁灭式创新。你可千万不要小看创新,比如说电视机,今天有液晶电视机,对谁是一个毁灭性产业?显像管生产产业,这个产业被摧毁了,再比如说数码相机,对胶卷行业就是一个灭顶之灾。柯达公司以前在美国的股票是40美元,但是破产了。
王振滔:温州民营企业要三回归
市工商联主席、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表达了自己的三点见解。他说,“对于温州民营企业而言,第一要务就是要回归。首先,财力要回归。世界上最长寿的企业,是日本的一家专门修建寺庙的公司——大阪金刚组,去年我带我们的企业专门去那里考察,至今已经有1437年。它成功的秘诀:节制其它,专注本业。我始终认为,企业没钱,只是做好与做坏的问题;企业有钱,那就是生存和死亡的问题。脱离实业、盲目扩张,往往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因此,要站在未来看现在,聚焦主业即投资未来。”
其次,精力要回归。作为中国最早的企业之一,同仁堂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因此,精力回归就是要坚持工匠精神。当下,很多企业都在追求“短、平、快”带来的短期利益,而忽略了产品最重要的品质灵魂——工匠精神。用匠心做好产品,用匠气培育人才。我曾经在我的公司跟员工讲,奥康是生产什么的?他们笑着说是制造鞋子。我说不是,奥康是制造人才,顺便卖一双鞋子。
第三个回归,也是最重要的,即心力要回归。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时,特别提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对于企业家也是如此,如果把心只是放在自己的企业里,换句话说,做自己门口的小生意;如果把心放在中华崛起、民族振兴的大背景下,我们做的才是大事业,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
在讲座结束之际,王振滔表示:“我们温州都是靠搞实体经济起家的,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是做服装、皮鞋,说句不好听,就像我们做鞋一样,原来质量不好,被人议论,我们就发起点燃了雪耻之火和诚信之火。当时我也提出倡议,希望企业家坚定信心,积极创建自主品牌;做强实业,共同打造“品牌温州”。后来,欧盟开始对我们实施反倾销,我们也毅然抗辩并最终胜诉。在胜诉时,记者采访,我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人可以被打死,但是不能被吓死”,之所以敢这样做、敢这样说,是因为我们是温州商人,我们有这个自信。”
吴云:企业要颠覆陈旧的思维模式
浙江邦泰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云表示:“听了姚老师的讲座,突然有了很好的心态,去面对新常态。我们企业也是处在转型时期,希望能在新常态下众多的机遇下,抓住机遇。姚老师说道,马云和王健林在北京打赌,赌电子商务占比超过一半以上。电子商务根本上就是对传统商业营销模式的创新,传统商业是店铺,现在互联网+是对着店铺去的,是颠覆性的。去年双11销售920亿元,而上海54家单体商场一年的成交额才302亿元。女孩子买衣服可不容易,她得左试右试才满意,现在百货商场沦落为电子商务的试衣间了,还有现在人家这边把自己的照片传上网,那边的软件就给你身上套衣服了。这提醒我们投资要思考创新能力,也要思考如果很有可能被颠覆,我们就要慎重了。创新很重要,这不仅仅是技术人员的事,要从自我做起,带动全企业上下,颠覆陈旧的思维模式,创造出新的火花。”
郑晨爱:要把企业治理出人人都可以创新
温州市服装商会会长、浙江奥奔妮(集团)有限公司郑晨爱董事长表示:“姚景源的讲座,有高度、有深度,又通俗易懂。其中他讲到的要将企业治理出人人都可以创新的模样,让我感触颇深,这对传统行业的发展非常有帮助。过去,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大量的资本投入、资源投入。而现在,这三个大量投入遇到问题,不可持续。大量的人口、劳动力投入,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增长。大量的资本投入,遇到产能过剩;大量的资源投入我们遇到高能耗、高污染,都不行了。该怎么转换呢?必须要靠创新和技术进步来替代,一定要把你企业治理出人人都可以创新,每个员工都可以从他自身的工作开始创新,如果企业上上下下都这么去研究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出来了。抓创新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和技术进步,决定一个企业、人,甚至一个地区它的经济发展未来发展是什么,看你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