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中国共产党乌鲁木齐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海荣作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徐海荣受市委常委会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乌市各级党组织和各族干部群众聚焦总目标,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抓好“三件大事”,建设“六个首府”,推动乌市稳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在稳定方面,把全部暴恐活动消灭在了萌芽状态、未发之前,乌市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大幅下降,各族群众安全感日益增强。在发展方面,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不利影响,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突破800亿元,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迈进。在城建方面,大力实施“六句话”项目,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正在形成,各族群众自豪感油然而生。
会议指出,11月28日,自治区党委九届六次全会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受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委托作工作报告并发表讲话,全面总结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工作,安排部署当前尤其是明年工作,要求全疆按照“1+3+3+改革开放”工作部署,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要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要求,坚持既定工作思路,保持工作连续性,毫不动摇落实好市委“聚焦总目标、抓好‘三件大事’、建设‘六个首府’”的总体工作思路,统筹推进稳定发展各项工作。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政治责任,作为最重要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切实在认真传达学习、狠抓工作落实、强化跟踪问效上下功夫,确保件件有学习、件件有落实、件件有结果、件件有报告,以实际行动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会议强调,要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乌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助推乌市在“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走在前列。坚持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推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推动产业协调发展,坚持一产上水平,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坚持二产抓重点,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智能终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坚持三产大发展,大力发展旅游、金融、康养、房地产等产业。坚持开放发展。加快国际陆港区建设,落实“集货、建园、聚产业”发展思路,健全口岸功能,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形成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临空经济产业区,大力发展航空物流、航空商务、航空制造等临空高端产业,通过高效的物流,实现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产业的聚集。坚持绿色发展。严控污染增量,严禁“三高”项目进疆入乌,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减少污染存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积极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洁城”行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乌鲁木齐。坚持共享发展。将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增进团结、惠及当地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细微处入手,着重抓好公交线路覆盖、交通堵点改造、停车场修建、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城乡公厕修缮改造等工作,切实解决事关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
会议强调,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全力提升老城区、拓展新城区。锲而不舍抓好老城区提升。推进老城区改造,做好拆迁安置工作,尽快启动已拆迁地块规划建设,让各族群众成为老城区改造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大力推进“六句话”项目,坚持不懈绿化城市荒山、力争让荒山三年成林,加大对城市河湖改造力度,满足各族群众亲水需求,严格落实控煤、控污、控尘、控车和联防联控措施,积极动员各族群众绿化庭院,美化生活环境,全面完成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和城中工业燃煤锅炉拆改任务,下决心拆除城郊生活燃煤小锅炉,继续实施中心城区以建筑节能保温为主的靓化工程和以建筑屋顶隔热防水防凌为主的平改坡工程;开展城市大治理,进行市政设施大维修,加强公路、护栏、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市政设施的维护维修,进行市容市貌大整治,加强对店外店、门头牌匾、空中杂乱电线的治理,进行清洁卫生大扫除,每月组织动员群众打扫房前屋后;加强市政设施建设,抓好城市公路建设,完善城市交通路网,改善各族群众出行条件,做好供水、供电、供暖保障,提高污水处理、垃圾收运能力,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以临空经济产业区、河马泉新区为重点,加快拓展新城区。坚持高起点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做好城市形象设计;坚持高质量建设,做好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按时完成新疆大学新校区校舍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