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出台《关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我市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的“五个体系”和“七个工程”,并在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8个方面提出具体扶持政策。这是重庆首次为文化产业发展专门制定《意见》,也是重庆在全国率先出台的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举措。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意见》的出台将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该如何抓住机遇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庆日报特邀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一起进行了探讨。
文化产业成为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
重庆日报:《意见》出台的意义在哪里?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将有怎样的影响?
管洪:《意见》的出台很及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明确了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重报集团)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意见》明确提出,做强新闻出版渝版方阵,昂起党报党刊“龙头”,深化都市报整合等内容。这对我们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将按照中央和市委的部署要求,坚持守正创新,肩负文化使命,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徐登权:这对全市广大文化产业从业者,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民营文化企业来讲,可谓翘盼已久。民营文化企业发展非常希望得到政府支持,特别是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帮扶。《意见》明确,每年将设立3亿元的市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一个重点方向是支持打造特色实体书店。如今,我们正着力打造五洲世纪文化创意中心和“最美的书店”,其建筑总面积9.1万平方米。财政资金引导方向的明确,对我们来讲真是“定心丸”,让我们信心大增。
王增恂:《意见》是我们今后开展工作的“指挥棒”和“导航器”。首先它是在文化领域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将文化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领域,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的决心。其次将切实减轻文化企业负担,直接加速文化产业智能化转型,促进文化领域创新创业,推动文化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集聚化、融合化提档升级。第三是有助于提升重庆文化软实力,做深城市的人文内涵,推进文化旅游全域融合发展。
陈兴芜:经历了40年改革开放和15年文化体制改革,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文化产品特别是出版作品数量不断增长,产品形态特别是视听、网络出版产品等传播载体不断丰富。随着《意见》的出台,以及国家《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在重庆的落地,重庆文化产业必将延续快速增长的好势头,更加契合于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结构升级、增长动能转化的趋势,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