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聚力新时代启航新梦想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1-29

  不忘初心,坚守制糖行业

  改革开放四十年,丰硕的成果惊艳了时光;南宁糖业筑梦二十载,甜蜜的事业温柔了岁月。

  在1996年南宁糖业成立以前,公司各直属厂基本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下属明阳糖厂是广西最早的一批机械化糖厂之一。60多年的薪火相传,公司拥有悠久的制糖历史、成熟的制糖工艺。“缔造品质南糖,分享甜蜜生活”,是南宁糖业成立后延续不变的追求,坚守不变的初心。

  步入21世纪,南宁糖业紧跟时代发展节奏强化集团管控,加快资产整合重组,逐步完成产业结构调整三步曲:酒精生产停五合一、打造造纸产业集群、做大制糖主业。

  因为坚守而专业,因为专业而卓越。在发展的道路上,南宁糖业始终坚持“用最好的甘蔗炼制最好的糖”,以至臻的品质传承,逐渐成就了中国糖业的质量典范,成功实现了从过去“广西最早的机械化小型糖厂”到现如今“以食糖制造为主业、多元化发展的现代化企业集团”的华丽转身。目前直属糖厂4家、控股子公司12家,具备日榨甘蔗8.84万吨、年生产机制糖100万吨的生产能力。

  南宁糖业的工匠精神,也令其在百舸争流的制糖行业中,捧回一项又一项殊荣:“明阳”牌、“云鸥”牌白砂糖连续十几年荣获行业评比第一名;率先在全国制糖行业获评“中国质量标杆企业示范”奖;获评“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是国内第一批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的制糖企业……

  二 牢记使命,冲锋“二次创业”

  “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糖、铝等传统优势产业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进‘二次创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提出的殷切期望和工作要求。

  南宁糖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同时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糖业发展战略部署,大力推动糖业“二次创业”:着力“强龙头”,全力发展甘蔗产业,建设“双高基地”,通过基金收购三博公司,做大做强制糖主业;着力“补链条”,发展物流产业、仓储业、蔗渣浆纸模餐具项目等,努力延长产业链;“聚集群”,打造造纸产业集群,发展成以制糖为主业、物流业和纸类生活用品为两翼的“一轴两翼”格局。

  在发展好“甘蔗”这个核心基础上,南宁糖业结合企业实际,大刀阔斧全面深化内部改革,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全力推进企业提质增效。公司通过实施工资总额分配激励机制改革、人力资源改革、资源整合改革,推进党的建设、品牌建设、子公司建设。同时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持续推进“三标”活动和“三化”技术升级改造。2018年,明阳糖厂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围绕提高收回率、稳定工艺指标控制、节能降耗、减员增效等问题,对生产线各关键工序和主要生产技术装备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组织实施了压榨自动控制系统、全自动煮糖系统、锅炉打包集中控制系统等“三化”技改项目,达到国内行业领先水平,继续迈进“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标杆示范企业的目标。

  绿色,是承载梦想与希望的颜色,也是甘蔗的颜色。发展甘蔗事业,就是发展甜蜜事业,更是发展绿色事业。

  污染物必须达标排放!这是南宁糖业始终坚守的一道不可逾越的环保红线。其中,公司通过技改升级,下属的明阳、伶俐和东江3家糖厂实施锅炉节能提标清洁燃烧技改项目,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获得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区制糖企业中大力推广。

  秉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发展理念,南宁糖业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在环保管理上加大预防和监管,持续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持续加大环保设备升级改造、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树立起绿色排放的良好社会形象。

  三 勇担责任,守护蔗农利益

  广西糖业维系着2000多万蔗农的利益,对于保持祖国边疆的稳定、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都有着重要意义。

  南宁糖业下辖蔗区遍及南宁、来宾、河池等地区。依托企业自身优势,公司大力推进“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发展农机水利灌溉系统,实现机收压榨一体化,帮助民族地区建设现代农业。公司每年投入扶持资金2亿多元,以有偿扶持和无偿扶持两种方式扶持蔗农种蔗。同时,通过实施订单农业、保底价策略等系列措施让蔗农旱涝保收,现已带动蔗农致富人数达50多万。

  在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神过程中,南宁糖业以实际行动积极履行后盾单位的社会责任,大力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创造条件让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直接参与甘蔗发展,并从中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从而脱贫致富。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相关特色产业,推动建成种养殖、产供销协调推进的多元富民产业体系,帮助蔗区各民族兄弟脱贫奔小康,为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贡献了应有的力量,南宁糖业也因此荣获自治区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