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当前发展状况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1-30

  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同时也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这两年,还“勉强”挤进了国内二线城市的行列。兰州,固然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是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有着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能进入二线城市的榜单,自然有实至名归之处,然而,不管对于身在兰州的人们而言,还是对兰州以外的人而言,兰州却还算不上十分发达。这既是人们的主观印象,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客观现实,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兰州的进一步发展,这座城市在很多方面,已经越来越呈现出和国内众多主流城市相似的问题。

  各种问题或者现象如此之多,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在较短的篇幅内做太多的讨论,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某一个侧面,来阐述某些问题的现象,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以及原因背后的思考和启示。

  对于生活在较大城市中的人来说,日常工作生活离不开交通与出行,而关于城市交通与日常出行,“堵”就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之一。但是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城市人口增多、车辆增多,此外,还有另外一些原因不能忽视,那就是城市规模增大,给原来较为简单的出行与交通,增加了一些新的因素。比如城市规模的扩大,让许多新涌入的人口居住在了新发展起来的片区,这些片区,在过去都是城中村,甚至郊区,而这些人的工作单位,却有可能在兰州市的任何地方,于是,上下班通勤,就成了一个不小的问题。

  说起上下班通勤,在国内也曾一度引起众多的关注。根据《2018年中国城市通勤研究报告》显示,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平均通勤路程最长,分别为13.2公里和12.4公里;此外,在各城市平均通勤时间比较中,同样也是北京市和上海市最高,分别为56分钟和54分钟。

  除了北京上海,南京、重庆、武汉、广州等中国主要城市,也在各项指标中名列前茅,体现着这些城市的庞大、繁荣与无奈,当然了,位居榜单前列的这些城市,基本都是国内的一线城市,所以,也就自然看不到兰州。尽管如此,我们却也越来越能够感受到,和早前相比,兰州真的变堵了,而且越来越堵了。

  最近看到这样一则并不好笑的笑话,说一个身在东部较发达城市兰州人,为了给当地的同事证明兰州这些年发展得确实不错,便打开手机,搜出了一张兰州堵车的照片给他们看,还略有些自豪地说,兰州如今经济发展得很好了,你看着马路上的车,多堵啊。

  这个故事虽然听起来有些“冷”,但它背后,却也多少蕴含着一些道理,以及某些合乎逻辑的地方。首先,并不能否定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人,用堵车程度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他们的逻辑应该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了,居民的收入就会提高,购车的意愿就会增加,因此,私家车的数量就会增多。这是其中的一个逻辑;另一个逻辑是,城市发展了,一方面道路等基础设施会改善,客观上为容纳更多的车辆提供了基础条件,此外,城市规模扩大,也延长了人与人、人与工作单位之间的距离,这便助长了人们购车的需求。

  这一整套逻辑关系顺下来,似乎就已经能够说明一个问题:兰州,客观上真的比过去有了较大的发展,不管你承认与否。虽然兰州的堵车并非最近这几年才有的现象,但每当大量的汽车拥堵在某一条重要道路上的时候,那种看似扭曲,实则颇有自我解嘲意味的“自豪感”总会占据一些市民的心理,是的,我们兰州也堵车,你北上广堵车,有什么了不起?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人问:为什么不多修路,为什么不多建高架桥?道理谁都懂,但实际情况却并没有那么简单。简单地说,道路这种设施,并不是想建就能建的,它会牵扯到许多其他因素,建设需要用地,那么,用地从哪来?如果只为了修路而开展更多的拆迁,必然会积累更多的矛盾,牵动更多的利益,所以,道路建设,也只能在可行的范围内尽量满足。

  数据显示,目前兰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约104万辆,其中,私家车保有量约占了将近七成,这样的数量,相比那些更大的城市当然还有差距,但对于兰州而言,已经创造了历史新高。如此大的机动车保有量,造成了道路拥堵问题、行车安全问题,甚至停车难的问题,使城市管理迎来了新的挑战。

  就堵车来讲,似乎每座城市的情况和原因基本相似,但每座城市,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因素影响。和北上广深、重庆或者武汉等一线城市相比,兰州的城市规模固然是小了许多,而狭长的条带状地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发展的程度。尽管如此,城市规模还是扩展了许多。

  近年来,兰州城市发展,涌现出了几个热门板块或片区,比如城关区的青白石、九州,以及七里河的马滩、彭家坪,还有黄河北岸的文创城等,这些片区正在逐渐崛起,新的项目陆续进驻,而且基本以住宅为主。这几乎是国内许多城市片区的发展模式,住宅先上,接着是完善市政建设、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一个区域就这样,逐渐趋于成熟。然后,越来越多的高楼,高楼林立;越来越多的道路,车水马龙。城市可能不大,但出行的路,似乎也变得遥远了许多,即便是在市区内的交通。

  很多时候,一座城市的某些问题,会牵连出一系列问题,它们可能原本就存在,只是之前一直处在“蛰伏期”,知道这些数量众多的住宅项目一个个出现后,尤其是在这些项目逐渐有了一定的入住率之后,之前蛰伏着的问题,终于被从幕后拎到了台前,为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也促使买房子的普通市民做出抉择:买房子,首先考虑什么,为了这些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必须舍弃其他一些因素,孰轻孰重,这真的是个问题。

  买一套房子,要考虑价钱,即经济承受能力,还要考虑区域的发展程度。如果这个区域方才显现出发展的苗头,总体还尚且荒凉,就索性赌一把未来。要知道,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涌入城市,衣食住行,哪样不是刚性需求?理论上,这些新兴发展起来的地方,迟早有一天会人口兴旺,配套自然会慢慢跟上,但是,无论配套如何完善,都绕不开交通。

  就以兰州为例,我们每天早上都不难看到这样的场景,在某些地方,无数的上班族在一趟趟满载的公交车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很多人索性放弃乘坐公交,选择打车,然而,尽管兰州不断增加出租车的投放量,目前数量已经过万,却似乎仍然无法满足人们的乘车需求。

  很多人在抱怨:公交车既然这样,出租车为啥不再多投放一些呢?可是问题在于,对于一座人口众多、人流量巨大的省会城市而言,多少出租车才够?况且,出租车司机自己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的选择,去哪里载客才能保证更大的收益,哪里堵得严重、哪里行驶更加安全......这其中有着太多的变数。而且,这还是在不考虑背后更为复杂的经济学逻辑的基础上的“人之常情”,岂是仅靠数量就能解决?

  目前,兰州市正在加快道路规划建设,包括高架、环路等,尽可能地使兰州的交通设施与城市发展相匹配,此外,地铁的通车和运营,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兰州的交通压力。目前兰州正在向多中心的格局发展,其中,我们看到榆中县,目前已经被定位成兰州城市副中心,有了较大发展;此外,兰州新区的发展,也将分流一部分人口,多中心的城市格局,将逐渐成为未来城市发展新模式,促进兰州城市发展良性循环。

  届时,或许还会有新的问题暴露出来,城市发展和管理,就像翻越一座座高山,当你攀登到山顶,却发现山外有山。但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也正是因为不断面临新的问题,不断向前突破,一劳永逸的事情,现实中并不存在。

  所以,我们对于很多事情,都只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既然选择了城市,选择了兰州,选择了一个片区,就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因为,城市的发展,有着太多的悖论,在城市生活,也需要更多的妥协。就像城市的交通一样,它也只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缩影,它需要结合每一座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不同的需求,做到人人满意,真的太难。

  这就是城市,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在兰州,它甚至放之四海皆准。兰州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身在兰州的我们,也需要继续理解这座城市。祝愿兰州变得更好。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