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3-07

  3月6日,成都高新区召开2019年工作会暨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发布2018年报,谋划2019年工作目标。2018年,成都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7.7亿元、增长9.6%,占成都比重上升至12.2%,占四川比重达4.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2.3亿元,占成都比重达9.7%;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占成都25%左右。

  作为持续推动四川外贸增长的主要力量,成都高新区外向型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进出口总额实现3378.2亿元、占四川比重52%,创历史新高。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首次跃居全国综保区第一,获批新设成都高新西园综保区。

  2018年,成都高新区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轨道:全年实际到位内资646.9亿元、同比增长18.7%,实际到位外资28.1亿美元、同比增长31.6%;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6个、同比增长24.1%;新培育独角兽企业3家、瞪羚企业60家,筛选培育520家种子期雏鹰企业;空港新城2个百亿元产业项目开工,89个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开工建设,城市骨架加快形成;全区开工公共服务设施项目58项,28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全年预计完成民生支出82亿元,加快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

  “去年,是成都高新区建区30周年,也是成都高新区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开局之年。我们提出了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总体定位和实施步骤,提炼形成了‘创字当头、惟高惟新,以质为炬、争先率先’的高新精神,结合市委市政府系列决策部署,在产业功能区发展机制、产业发展机制等7个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并初见成效的改革思路和工作举措。”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成都高新区将全力打好产业功能区项目建设、空港新城整体成势、重大项目引进落户、创新驱动产业培育、营商环境改革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优化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七大攻坚战”,更加凸显“有份量的增长、有感受的发展、有实物量的变化”,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当天的工作会上,成都高新区为今年各项工作布下“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打好产业功能区项目建设、空港新城整体成势、重大项目引进落户、创新驱动产业培育、营商环境改革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优化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七大攻坚战”,更加凸显“有份量的增长、有感受的发展、有实物量的变化”,GDP冲刺2000亿元大关。

  作为成都市产业发展主阵地,成都高新区是成都市唯一一个产业功能区全域覆盖的区域,正加快建设四大产业功能区。今年,成都高新区将按照“功能区建设产业项目是核心,功能性项目是支撑”的理念,实施454个产业功能区重大项目建设,年度投资将达838.5亿元,其中重大产业化项目144个,年度投资253.4亿元;重大功能建设类项目310个,年度投资585.1亿元。

  空港新城是四川省在全国开放大局和经济版图中战略地位的重要工程,也是成都“东进”主战场。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加快把空港新城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实物量,落实到“筑城”的重大基础保障功能上,围绕天府国际机场保障,天府奥体城、航空科创产业园、航空智慧物流产业园、绛溪北起步区等四个片区开发,三岔湖站、福田站等TOD综合站点开发以及人才公寓和安置房建设,掀起全面开工、塔吊林立的建设热潮,初步形成重大基础设施框架,展现整体成型成势的现代化城市形态。

  “加强产业培育是新时期成都高新区谋划产业发展总体策略、冲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重中之重。”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今年要围绕氛围营造、拓展来源、梯度培育、载体提升4个环节开展工作,打造一批梯次递进、成长有序、生态良好的企业群落,提升产业竞争力。

  去年11月,成都高新区召开产业培育大会,发布产业培育18条政策。今年,成都高新区将进一步加快产业培育政策兑现,加快聚集“四派”人才,优化孵化网络体系,壮大充满活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在5G、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探索成立“业界共治理事会”,连片打造60万平方米、在全国具有标识和影响力的“高新创业大街”,力争今年实现新增“四派”人才创业企业1000家,培育新增种子期雏鹰企业100家、瞪羚企业40家、独角兽企业3家、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1家以上。

  成都市将2019年确立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成都高新区在此次工作会上明确要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深化改革创新为突破,打赢营商环境改革提升攻坚战。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