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国字号”企业技术中心达46家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4-09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机构,更是引领产业创新的中坚力量。市统计局近日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不断增加,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为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我市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总数已达46家,占全省总数的56.1%。

  所在企业研发经费首破百亿元

  数据显示,2018年,我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研发经费达105.6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占全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发经费的45.3%。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2.63%,同比提高0.0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6个百分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中,研发投入超过亿元的企业23家,占一半以上,研发经费占91.6%。

  研发投入加大,发明专利申请质量也随之大幅提升。分析报告表明,2018年,我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为3820件,比上年增长19.2%;每亿元研发经费产生发明专利申请36.2件,比上年增加1.6件、增长4.6%。这意味着一批核心技术先进、产业优势明显的优秀专利成果不断产业化,并带来经济效益。

  新产品引领企业创新产业升级

  2018年,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轻卡骏铃、帅铃系列,重卡格尔发系列,新能源6E、6ES,瑞风S7等新产品瞄准市场需求,其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达72.2%,比上年提高7.2个百分点。

  分析报告表明,去年以来,我市新产品开发力度明显加大。2018年,我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投入新产品开发经费71.7亿元,比上年增长9.6%;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746.8亿元,增长14.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43.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新产品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比上年增加2家。

  新产品不断涌现,背后凝聚的是研发人员的持续创新。2018年,我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研发人员达3.7万人,比上年增长6.4%;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8.8%。其中,硕士以上学历7064人,比上年增长18.9%;占全部研发人员的19%。高学历研发人员主要集中于工业企业中,其硕士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工业企业研发人员的74.6%,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战新产业是研发主力

  分析显示,我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经费投入的主体是企业,2018年,3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的工业企业研发经费达7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占全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经费的比重达70.7%;工业企业投入强度为3.12%,比全市国家级平均水平高出0.49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意识突出。2018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占全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57.1%。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4家,高端装备制造6家,新材料产业5家,生物产业2家,新能源汽车3家,新能源产业1家,节能环保产业3家。24家研发经费合计为58.6亿元,投入强度领衔突出,达5.02%,高于全市国家级平均水平2.39个百分点。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