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建设新动能不断汇聚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5-16

  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产业集聚力不断增强,一批海洋特色小镇和滨海旅游地正在打造。记者昨日获悉,我市去年获评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近2年来,我市大力推动“海上福州”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据了解,去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预计可达2240亿元,增速约13%。今年“海上福州”项目将全面展开,计划投资780亿元,全面推动我市从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

  海洋产业汇聚新动能

  最近,在连江筱埕镇定海龙翁屿附近的海面上,全国首个远海网箱养殖示范平台“振渔1号”,正在抓紧调试,几天后就要正式启用。去年10月,全国首个深海鲍鱼机械化养殖平台——“振鲍1号”在连江东洛岛海域完成安装并下水启用,实现了国内鲍鱼养殖的现代化。

  “振渔1号”“振鲍1号”的出现,得益于我市在海洋养殖产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标志着我市向深远海发展现代海洋养殖产业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正在建设中的印尼、毛里塔尼亚、利比里亚等地的远洋渔业基地项目,进一步拓展了我市渔业发展的空间。此外,我市大力推进福州(鉴江)海洋生物产业园、连江宏东海产品交易中心等现代渔业园区、水产交易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这些共同为我市现代海洋渔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传统渔业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海洋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正汇聚着新的发展动能。我市海洋工程制造业逐步向高端迈进,东南造船厂、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等建造的海洋救助船、大马力工作拖船、海洋供应船等海洋工程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闽台蓝色经济产业园、海工装备与生物产业聚集发展创新中心、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滨海新城临空经济区,一批重大项目正在这里落地,高端装备技术企业陆续入驻。

  临港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

  截至目前,江阴港已开通内外贸航线共计53条航线,有8条为“一带一路”航线,是目前我国“一带一路”航线占比最高的港口。江阴港区已建成泊位1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其余泊位工程及码头工程、航道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形成连片开发的态势。

  在临港产业发展上,我市各港口各有侧重,形成新格局:打造江阴千亿化工新材料专区,目前已初步形成工贸一体化产业链;建设可门临港千亿产业基地,打造新材料及电力能源基地;构建环松下港区加工产业基地,预计年底投用的京东全球(元洪)食品展示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将推动食品产业园快速起飞;罗源湾北岸冶金建材产业基地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