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作为成都医药健康产业的“主战场”、改革创新的主引擎。如何精准施策?成都高新区力求实现“四大转变”。把传统的扶优扶强转变为构建具备协同性、共生性、吸附性的产业生态;把围绕产业极核转变为同时关注整个产业的上下游;把单纯的资金支持转变为与导入和整合资源相结合;把以直接扶持为主转变为与借力杠杆并重,形成乘数效应。在政策实施一年之际,效果如何?政策是否做到精准发力,取得预期成效?记者就此进行了专题探访。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政策驱动高质量发展效应显现
“因为高新区政策的大力支持,我们在国家首批‘4+7’带量采购工作中,两个品种有幸入围,中标品种的市场份额预计将增长五倍以上。”倍特药业陈杨琦对记者表示。成都高新区提前布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正是成都高新区一系列类似产业政策驱动下,像倍特药业这样的企业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据了解,生态圈政策实施一年以来,成都高新区新增生物医药类企业500余家,增长近30%; 2018年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其中规上医药工业营收同比增长24%,全市占比由27.4%提高到33.7%,全省占比由11.7%提高到13.7%;全球医药巨头赛诺菲的中国中西部运营与创新中心、国际医美巨头艾尔建相继抢滩成都高新,提前谋划未来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制高点;在全国171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成都高新区跃升至第6位。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