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经信系统如何抢抓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构建具有重庆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6月17日,市经信委副主任涂兴永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专访。
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
重庆日报:在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过程中,重庆的制造业将如何更好发挥作用?
涂兴永:从全国老工业基地到国家先进制造业重镇,重庆是靠制造业起家的,也要靠制造业走向未来。全市经信系统将坚持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目标,巩固提升“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智能产业集群和以新能源、智能网联为主攻方向的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培育壮大装备、材料、生物医药、消费品、农副食品加工和技术服务等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今年一季度,比亚迪锂离子电池等46个项目实现开工,广达三期等48个重点项目实现投达产,从而推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增速高出全市工业2.5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22.8%。
提高制造业供给质量的重要抓手,是突出智能制造和制造智能。目前重庆建成智能制造信息管理平台,正针对汽车、电子、装备等重点行业,分类分步推进智能制造纵深发展。
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
重庆日报:重庆如何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涂兴永: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根本上要靠创新。为此,全市经信系统将咬定目标,坚定不移推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创新驱动战略,健全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
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整合企业、研发机构、高校创新资源,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及中央企业、跨国公司的新型研发机构在渝落地。
此外,我们要围绕产业发展急需突破的关键技术,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发展工业设计、检验检测、小试中试、样机模具、科技金融等技术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
在优化创新生态方面,我们以构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为目标,鼓励大中小企业创新组织模式、重构创新模式、变革生产模式、优化商业模式,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一方面,不断提升大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企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作用,支持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成长壮大,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的融通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