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构建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6-24

  今年一季度,比亚迪锂离子电池等46个项目实现开工,广达三期等48个重点项目实现投达产,从而推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增速高出全市工业2.5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22.8%。

  提高制造业供给质量的重要抓手,是突出智能制造和制造智能。目前重庆建成智能制造信息管理平台,正针对汽车、电子、装备等重点行业,分类分步推进智能制造纵深发展。

  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

  重庆日报:重庆如何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涂兴永: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根本上要靠创新。为此,全市经信系统将咬定目标,坚定不移推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创新驱动战略,健全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

  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整合企业、研发机构、高校创新资源,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及中央企业、跨国公司的新型研发机构在渝落地。

  此外,我们要围绕产业发展急需突破的关键技术,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发展工业设计、检验检测、小试中试、样机模具、科技金融等技术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

  在优化创新生态方面,我们以构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为目标,鼓励大中小企业创新组织模式、重构创新模式、变革生产模式、优化商业模式,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一方面,不断提升大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企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作用,支持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成长壮大,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的融通发展新格局。

  扩大工业领域开放合作

  重庆日报:重庆如何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为契机,着力构建双向开放、互联互通的现代产业体系?

  涂兴永:全市经信系统将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工业领域开放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高水平“引进来”和全方位“走出去”并举,统筹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开放合作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继续以产业链为整体,推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汽车制造等重点领域,广泛嵌入区域分工协作链和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加快融入全球创新和产业分工体系。

  同时将加速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加快行业级、区域级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引进培育,完善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引导各园区精准定位重点产业方向,推进区位相近、产业相关、基础相当的区域内园区一体化协同发展,加快打造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基地。

  今年,重庆将继续高标准办好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充分利用智博会汇集全球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更加突出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市场化和体验感,着力将其打造成为全国最专业、国际有影响的产业供需对接平台。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重庆日报:重庆如何以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底线,着力构建绿色制造、制造绿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涂兴永:全市经信系统将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坚决打好工业领域防治污染攻坚战,争创绿色生态新优势。

  一方面要加快建设绿色工厂,引导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包括发展绿色园区,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耦合,促进园区废物资源交换利用;打造绿色供应链,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培育一批提供咨询、检测、评估、认定、审计、培训等服务内容的专业化绿色服务平台,建设绿色制造服务体系。

  另一方面要推进企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领域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水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

  在推动工业“三废”综合利用方面,我们将大力发展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技术;大力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技术,实现工业废气资源化;推进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

  工信部对重庆1576家制造企业线上评估

  工业云平台应用率达38%

  重庆日报记者6月20日从市经济信息委获悉,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对重庆1576家制造业企业线上评估,截至今年3月,重庆实现网络化协同的制造业企业比例达到28.3%,工业云平台应用率38%,生产设备数字化率41.6%,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73.3%,关键工序数控化率49.6%,为下一步智能化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制造业是重庆实体经济的“主心骨”,长期占重庆地区GDP比重的1/3以上,但制造业各行业和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差异较大。市经济信息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重庆作为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50%以上的制造业企业正处于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时期。为此,重庆深入实施以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实施“1+N”战略,分层次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