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实施方案》,针对目前人才评价机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的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着力构筑江苏人才竞争新优势。
把品德列为人才评价首要内容
针对我省人才评价机制存在的分类评价不足问题,《实施方案》提出将根据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特点和职责,制定发布全省人才评价分类指导目录。计划在3年内分类建立健全涵盖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和贡献等要素,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
人才评价改革坚持把品德列为评价首要内容,建立职业道德正向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鼓励人才创新创业,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发表原创论文、发明创造、参与智库研究、参与标准制定、人才离岗创业,充分挖掘人才“富矿”,有效释放人才“红利”。
助推新兴职业领域人才职业发展。适应新兴职业领域人才发展需求,组织开展文化创意、技术经理人、乡土人才、工业设计等新兴职业领域人才评价标准开发工作。
避免多头、频繁、重复评价人才
针对我省人才评价机制中存在的评价方式单一、评价范围覆盖不全面和人才评价结果互认共享不够等问题,《实施方案》遵循不同类型人才成长发展规律,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相结合,克服评价考核过于频繁的倾向。研究制定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员聘期考核办法。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青年人才等评价考核周期,鼓励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
按社会和业内认可的要求,建立以同行评价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重点在教育、科技、卫生、工程等领域引入市场评价、社会评价和国际同行评价。开展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高级职称考核认定,打通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统筹各类人才工程计划,避免多头、频繁、重复评价人才,引导广大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发,多出好成果、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