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力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7-11

  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

  科技创新对高精尖产业发展的支撑不够。北京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不同程度存在着技术不高、技术不新的问题,商业模式创新多、硬技术创新少。同时,尽管北京有很好的科技创新条件和科技创新成果,但创新链、产业链、功能链等方面的合作融合仍很不充分,北京的科技创新成果仅有20%左右在京转化,科技创新能力并没有真正转化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

  高精尖产业规划布局不够合理。一是地区分布不平衡。海淀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占到全市接近一半,怀柔等五个生态涵养发展区仅占4%。二是产业园区“散、小、乱”。各个园区普遍存在主导产业特色不突出、产业布局同质化的问题,招商引资内耗严重。三是产业园区与新城建设衔接不足。只注重产业的产值创造功能,而忽视了城市的服务配套功能。四是产业用地管理比较粗放。绝大多数的工业园区已开发完成,“吃瓦片”现象普遍存在,腾笼换鸟压力巨大。

  企业创新投入不足,龙头企业不强。北京工业领域尚未出现一个影响全球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也缺乏像苹果、特斯拉一样的创新领军型企业。目前北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1.6%,低于国际2%-3%的平均水平。

  为大力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谨提出以下建议:

  强化机制创新,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全面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协调与服务平台建设,与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深层次对接机制。发挥科技创新基金引导作用,促进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等深度合作,鼓励更多资本、更多资源投向基础研究和战略硬技术。强化“三城一区”的协同,以开放共享为导向,支持高校、院所、企业共建协同创新研发机构。加大对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创新券和开放实验室支持力度,为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研究开发、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