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既是当前稳增长的重要依托,更是关系到增强经济发展韧劲、拓展未来发展空间的大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列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是对制造强国建设新的战略定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制造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浙江是制造业大省,但制造业“大而不强”、发展质量不够高的问题依然突出。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了重要部署。我们必须全面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会窗口”,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积极探索创新驱动的制造业发展新模式,推动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历史跨越,以高质量的制造业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技术创新求突破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关键核心技术上的创新突破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目前,浙江制造业总体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尚未取得突破,一些关键零部件还需依赖进口,技术“卡脖子”问题亟待破解。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是培育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要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全面实施科技新政、人才新政,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启动实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引进和培育高端创新载体,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企业技术中心以及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和研发机构,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要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补齐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短板,大力支持之江实验室等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世界顶级科研机构,建设数字科技创新中心、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和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着力解决人工智能、网络通信、先进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同时,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持续推进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将智能制造作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主攻方向,在制造数字化、智能化上实现新突破,不断推动浙江制造从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质量优势转化。
培育产业集群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