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创新已进入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全球创新版图重构、经济结构重塑。人才已成为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从人口到劳动力,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人才概念的演进,越来越凸显“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性。
过去两年来,各地引才热度不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有近30城出台人才新政。分析认为,激烈的“抢人大战”显示出当前中国城市竞争逐渐从侧重拼产业、拼招商,跃升到注重拼人才、拼引智的新拐点。城市之间“人才大战”升温的背后,是中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活力,也是各大城市为了增速换挡、去旧育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匹配支撑的现实需求。
2017年7月,成都版人才新政《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对外发布,包含了高层次人才扶持、落户、安居、医疗待遇、简化外籍人才手续、激励产业人才、人才绿卡、校地联合育才、技术技能培训、人才信息发布、支持用人主体引才育才、设立“蓉漂人才日”等12条具体措施。观察政策措施,既有户口、住房等直接支持,又有医疗、培训、信息、绿卡等保障措施,并设立奖励补贴奖励现有人才,激励企业主体、高校引才育才,还有设立“蓉漂人才日”增强人才城市归属感。“人才新政”发布两年,为成都带来了什么,数字有说服力。
根据成都市委组织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对人才落户制度进行优化以来,成都已累计吸引大学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28.6万余人,占全市同期人口迁入总量38%左右,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10.2% ,30岁及以下年龄占比达80.4%。目前,成都人才总量达500万人,占人口比31%。新鲜血液的注入,还实现近10年来成都人口老龄化率首次下降,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
对于人才最为关心的住房问题,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成都已开工建设人才安居项目58个,累计907万平方米,今年拟新建400万平方米,可提供近17万套人才住房。2017年底开始,首批符合政策的人才已入住人才公寓。此外,建成22个青年人才驿站,为来蓉应聘求职大学生提供7天内免费入住,已为1.2万余名青年大学生提供求职住宿、就业指导、城市融入、人才交流等服务,让广大“蓉漂”“住得上房、安得了家”,解决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