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智造”燃出新高度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7-26

  智能制造,正在引领新一轮制造革命。每一个卓有远见的城市,都在布局智能制造产业。

  拥抱“工业4.0”,长沙一直敢为人先。2019年7月23日,湖南工业4.0创新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这是湖南省首个“工业4.0”的孵化与服务平台,国际化的视野和本土化的产业优势,将为“智造之都”贡献长沙力量。

  “工业4.0”是什么?

  所谓工业4.0(Industry 4.0),是基于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作出的划分。按照目前的共识,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

  “以智能制造统领产业转型升级,把智能化渗透到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深度融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说,智能制造是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也是长沙建设制造强市的战略选择。

  2015年7月,《长沙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年)行动计划》率先全国发布。随后,《长沙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关于支持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若干政策》等政策密集出台,给企业智能化提速提效提供了信心和动力。今年6月,长沙进一步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将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列支5亿元,用于支持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长沙将22条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作为推进智能制造的突破口,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胡忠雄定期调度,20名市领导兼任22条产业链的“链长”,高位统筹,强力推进,促进产业链整体向智能化转型。

  多项推进智能制造的组合拳,奏响了长沙大力振兴工业实体经济的“最强音”,智能制造成为长沙新的“吸金石”。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长沙一共发布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464家,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及专项项目27个,“国字号”数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智能制造的“长沙模式”蜚声全国。

  前行的脚步从未停驻

  2019年7月23日,在湖南省机器人集聚区的圭塘河边,同升湖畔,湖南工业4.0创新中心投入运营暨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产业链交流对接会举办。

  湖南工业4.0创新中心由长沙市人民政府、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公司和湖南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致力于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与发展,面向长沙所有企业,提供各种层次和各种形式的知识、技术和产品服务。

  创新中心最核心的技术是数字化双胞胎技术,可以数字化方式拷贝一个物理对象,模拟对象在现实环境中的行为,对产品、制造过程乃至整个工厂进行虚拟仿真,可用于企业产品、生产、服务的智能升级,提高制造企业产品研发、制造的生产效率。

  据了解,创新中心总体架构包括:智能制造能力中心、智能制造创新实验室、行业解决方案研究中心、智能制造生态链、人才和知识平台。

  同时,根据中南智能的技术积累,以及长沙和湖南的产业发展现状和战略规划,创新中心下设7个实验室:激光技术应用实验室、特种装备表面处理实验室、基于虚拟技术的机器人轻量化焊接实验室、基于5G通讯的数字化产线实验室、工业互联网与区块链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工作站。

  智能制造,未来已来

  征程万里风正劲。

  智能制造,正源源不断地为长沙的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平台+政策”助推着智能制造业迅猛发展。面对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的机遇,长沙正趁热打铁,利用智能制造现有优势,抢抓产业链价值高端。湖南工业4.0创新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势将为长沙这块智能制造发展热土再添一把猛火,让“长沙智造”燃出新高度。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