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9-2025)》(以下简称《发展规划》)、《东莞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批重大事项。其中,《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东莞市通过跨境电商实现的交易量年递增不低于20%,纳入海关统计的进出口总量达千亿元规模。
到2025年,功能型和产业型跨境电商园区各约10家
《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东莞市将发展成为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完善、要素充分集聚、生态环境友好、供应链高度发达、市场主体丰富多元、融入全球市场体系、走在全国跨境电商发展前列的重要城市。在行业规模方面,到2025年,通过跨境电商实现的交易量年递增不低于20%,纳入海关统计的进出口总量达千亿元人民币规模;跨境电商服务企业超过千家,跨境电商市场主体企业超过万家,跨境电商覆盖东莞50%制造行业。在园区集聚方面,功能型跨境电商园区达10家左右;产业型跨境电商园区不少于10家。在境外拓展方面,跨境电商海外仓、境外品牌推广中心、境外合作园区超过50个;跨境电商进出口合作国家和地区超过50个;通过各种物流方式,莞货销售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超过50个。在行业人才方面,跨境电商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培训各类跨境电商人才超5万人。
36项具体任务提升我市跨境电商的发展水平
《发展规划》将整个规划期分成两阶段,第一阶段为发展期(2019年—2021年),第二阶段为成长期(2022年—2025年)。
其中,第一阶段到2021年,围绕东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人文环境、机制创新、支撑体系、产业链整合以及跨境电商服务业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经过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建设,优质完成试点目标,形成通关便利、适应东莞市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形成跨境电商较成熟的生态环境。功能型跨境电商园区达8个以上,产业型跨境电商园区达5个以上。梳理东莞十大产业,找到符合产业特点的跨境电商模式,形成制造业和电子商务融合的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市场主体企业超过5000家,跨境电商规模超过500亿人民币。
第二阶段到2025年,通过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的持续创新,东莞跨境电商集约化、标准化和国际化运作水平明显提升,全面实现规划总目标。建立完善的跨境电商服务体系,形成成熟的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实现持续优化的跨境电商生态环境。10个具备实时便利通关的功能型跨境电商产业园区,10个特色产业型跨境电商产业园区。积极打造世界级的优质产品供应链,东莞制造、莞货精品成为全世界跨境电商热销产品,形成1000亿级的跨境电商交易市场,集聚超过1万家规模的跨境电商市场主体;集聚超过1000家的跨境电商服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