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0年北京工业发展数据,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总产值仅9.1亿元到一步步突破百亿、千亿、万亿元,亮眼数据记录着70年间北京在工业化进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亦折射着这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坚实脚步。
抽象的数字或许过于概括,但将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就能感受到蕴含其中的沧桑巨变。当历史的指针拨回70年前,百废待兴的北京“连一颗钉子都造不出来”。从消费城市到生产城市,北京的蝶变由工业化开始。“从天安门望出去,应该处处都有烟囱”成为对城市发展的期待,化纤、钢铁、冶金一度成为北京现代化的“代名词”。现如今,钢花铁水不见,汽车、医药、电子变身产业主体,腾笼换鸟间,“高精尖”已成为这座城市新的名片……创新突破、动能升级,这始终是北京前行的奋进节奏。
从做加法到做减法,城市发展的路径变化,折射着不同时期北京对首都职责使命的认识和对城市发展规律的理解。“生产城市”“工业重镇”,这是彼时国家对于首都发展寄予的期望,而北京也在聚集资源的过程中构建起了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的基本样貌。但当人口资源环境压力顶到天花板,甚至一定程度影响到了首都功能的发挥,一场刀刃向内的“外科手术”势在必行。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以大禹治水之法为北京破局,明确了首都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开启了这座城市蝶变升级的新篇。在减量发展的大逻辑下,传统产业不断“瘦身健体”,工业能耗开始大幅下降,新兴产业随之蒸蒸日上。“减量”非但不会让工业产值规模缩水,反而会给工业生产带来更大收益,给这座城市带来更大活力。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从“粗放”走向“精细”,从“单调”走向“多元”,从“又黑又重”走向“工艺轻巧”,北京产业结构的历次调整是顺势而为,但绝非轻而易举。一来,由“聚”到“疏”有一个过程,要几番摸索甚至试错才能完成新旧动能的接续累积。比如,北京文创园区虽然势头正热,但什么是最恰当的定位和出路,其实还在探索之中。二来,“减量发展”也好,“转型升级”也罢,不仅仅是对产业格局的调整、发展惯性的矫正,更是对旧有观念的更新、治理思路的升华。面对转型期的阵痛与不适,不能退缩求稳,惟有攻坚克难。寒来暑往,疏解功能谋发展引领着首都扬帆远航,也完成了人心与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